第135章 輸血救人(1 / 2)

傍晚,頡利可汗等人終於醒了。

可他做的第一件事,卻不是去安撫戰敗的士兵,提高士氣。也不是去安撫城中的百姓,讓大家別慌,別對自己的領導失去信心。

而是氣急敗壞的,跑到定襄城外,對著空空如也的地方破口大罵:“殺兄弑的李世民,你背信棄義,不講信用,無端發兵屠殺我子民,掠奪我牛羊馬匹,侵占我土地草場……”

高亢沙啞的罵聲,數裏外都清晰可聞。他將唐軍貶得一文不值,且將自己以前比這還更的無恥行為,說的正義凜然。

這也不奇怪,一個強盜習慣打劫了某個寨子,每次去都可以滿載而歸。然而,有一天卻被這個寨子的人反殺回來,強盜就受不了了。

他們認為,你這弱小得連螞蟻都不如,沒有資格來反抗,天生就是順從我的命。我要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你沒有反抗的權利。

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而你做卻不行,你不能這麼做,也沒有資格那麼做。

這就是著名的強盜邏輯,雙重標準!後世的歐美國家就是這麼對中國的。

可是英明睿智的中國領導層,在和這些西方政客打交道時,卻占盡上風,屢屢挫敗了他們的陰謀,令他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然後氣急敗壞指責中國的不是。

現在的頡利可汗就是這種心理,他趁著隨末大亂,支持各路反王。到唐朝建立之初,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反唐的割據政權。

甚至自己南下掠奪財物和人口,一年好幾次,簡直不要太爽。唐朝建立之初,還逼得李淵來稱臣納貢,稍有不滿便舉兵南下,完完全全將唐朝當成自己的奴隸國。

如今,角色反轉過來了,當初忍氣吞聲,寧願花錢財消災的唐朝,卻突然發兵攻打自己。這種反差怎能不令他憤怒,又怎能讓他忍得下這口氣?

他撒完了氣,倒黴的就是那些突厥人了。別看這些突厥人和他是同族,但他們累死累活的搞生產,供他頡利可汗淫樂,卻得不到頡利可汗的憐憫。

定襄城牙帳廣場,兩尊天狼神像被放在了頡利左邊的木架子上。廣場中間火光衝天,照得四周一片通紅,如天狼神的顏色一般。

整個廣場如今已是人聲鼎沸,有五個將令被扒光衣服綁在木樁上,被凍的瑟瑟發抖。周圍站著百姓和士兵,個個目光淡然,臉色悲戚,卻沒有執思失力的影子。

很明顯,頡利可汗找了五個替罪羊,代替執思失力受過了。

丟失重要關隘,總得有人承受罪責不是。所以,這五個倒黴蛋沒什麼冤的,隻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在火堆的另一邊,屠夫們正在宰羊,然後串起來烤。這時候烤羊,難道是給這五個人吃飽了好上路?

不!都想錯了!

“有人說,我頡利可汗親外人,不待見自己的部族!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本汗不對你們嚴厲,你們真能練好本領,保護自己的部族嗎?我們突厥部族在天狼神的庇佑下,從偏居一隅的金山,逐漸發展壯大,再到統一草原。

用的是什麼?是強大的武力!是紀律嚴明的約束力!不要怪我重用外人,而是你們不爭氣!如果你們爭氣的話,還用得著我重用外人嗎?我對你們的期望是非常高的,可是你們呢?一次次的令我失望,最後再到絕望!

你們看看社爾,連個薛仁佗都管不住,再看看我的侄子突利,竟然跑去投降唐朝!”頡利可汗說到這,裝作痛心疾首的樣子。他微微低下頭,虛舉著左手,繼續說道:

“這些我都可以不計較,但問題是,投降就投降吧,居然還反過來幫助唐朝對付我們!看看這幾個人,這是其他拓設派到這裏駐守惡陽嶺的。結果如何?輕輕鬆鬆的就被唐軍攻破了,一萬多人被殺或被俘虜……

居然還有臉跑到本汗帳前,哭訴唐軍的厲害。此等庸碌之輩,厚顏無恥之徒,仗著天狼神的庇佑,吃著百姓供給的糧食,卻在唐軍的攻擊下,僅僅抵抗了一上午,居然就敗逃了!”

頡利可汗非常煽情的,講了一大通廢話。講到這裏,卻對那些目光淡然的軍民,大聲喝問起來:“此等逆賊,該不該殺?”

可是,令他尷尬的是所有人都沉默的看著他。沒有一個人出聲,也沒有一個人吭一聲。

見沒有人出聲,頡利可汗高舉右手,然後迅速放下:“殺!”

隨著頡利可汗的一聲令下,這五個人便人頭落了地。然後開膛破肚,剝皮洗淨,架在火堆上烤了起來。

做得如此殘忍,頡利可汗想幹啥?

半個時辰後,肉香彌漫整片廣場,那些饑腸轆轆的牧民和士兵聞道這肉香,紛紛咽起了口水。但他們看到那五個人的肉後,卻一點食欲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