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當官不修衙(1 / 2)

楊義眉頭皺了皺:“真沒錢,還是假沒錢。”

“真沒錢!這窮山惡水的,百姓又稀少。每隔五天所收的稅都不夠發工錢,哪裏有多餘的錢修衙門?”

“難道你們就沒有向上麵反應過?”

“反應過了,去年拔了二百貫錢下來,都不夠補發所欠的工錢就沒有了。”

楊義嘴角抽了抽,特麼的,二百貫錢?打發叫花子呢!這麼大一個下州的州衙門,就用二百貫錢給打發了,看來這地方還真是不受人重視。

“此地有多少百姓?”

“城內一共三千七百戶,共一萬兩千餘人,城外下轄三個下縣,共有六千餘戶,兩萬三千餘人。也就是說,咱們這振州城所有的百姓加起來也就三萬五千餘人而已,比崖州少了三倍多。”

嗤!楊義倒吸了一口涼氣。

特麼的,那麼大的一個振州,才這麼點人夠幹什麼?情況不是一般的棘手,現在他最缺的是人手,隻要有足夠的人手,他便可以在這裏發展起來。

可現在是什麼鬼?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有的隻是這茫茫大海和鬱鬱蔥蔥的森林。

看著外麵向他們指指點點,圍著看熱鬧的百姓,楊義就是一陣無力感。但他也沒辦法,既然朝廷派他來這裏主持政務,他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他隨即吩咐周邊的人,又號召了圍觀的百姓,大家一起動手,七手八腳將這倒塌的大門從廢墟中扒拉出來。將完好的瓦、腐爛的木頭、破碎的瓦和磚塊都分門別類放好,以後重建有用。

他們這一幹就幹到了天黑,才勉強將這大門清理幹淨。看著這一片空空如也亮敞敞的地方,誰能想得到這居然是一個州府衙門的大門?

隨即,楊義趁夜召集相關官吏一起開個臨時會議。他準備放手一搏,將這一帶改造成商貿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的地方。

在衙門內院,地上鋪著一張草席,周圍站著十幾個士兵,每人手上一個燈籠。眾人各自落座,便各自我介紹起來,從楊義開始,到孫別駕:“下官孫海,洛陽人士,武德三年貶官至此!”

“下官清河崔榮,現任振州司馬,曾是建成太子的幕僚,武德九年貶官至此。”

“下官齊平,本地人,因讀過幾年書,受孫別駕之邀出任此州主薄,但並未得到上級批準,所以,目前還是暫代!”

……

介紹完一圈,楊義看向孫別駕,當得到確認的答複後,楊義看向齊主薄道:“齊主薄是吧?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本州的主薄了,你配合孫別駕辦事,主管收稅!”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楊義分配其他人的職責:“孫別駕負責協調各縣縣令所遇到的問題;崔司馬負責招募士兵、訓練;薛禮為校尉,負責州城的安全;牛季負責刑事和協助本使屯田等事誼。”

齊平和孫海兩眼一瞪,沒想到這新來的南海節度使這麼豪橫,沒有經過上級便直接任命官員。不知道他是不清楚規矩,還是刻意為之?或者說是皇帝給了他這樣的權利。

孫海好奇:“楊節度使,你任命官員不用經過上級批複的嗎?”

“不用,我這個南海節度使是個獨立的機構。雖然我振州屬崖州節製,但我這裏的官員任免、屯田、招兵、練兵諸事均由我一人而決。別看我隻是個從五品的小官,但按實際權利來說,比正五品的崖州刺史還要大。”

楊義的話再次將眾人震撼住了,他們不明白楊義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官場上的事情。居然連這樣的話都說出口了,要是讓上級官員知道了,肯定又會受製裁了。

其實楊義沒說自己的舅父是廣州別駕,如果他繞過崖州直接發公函過去,肯定百分百獲批。他這樣做是先聲奪人,他知道麵前這三人是這裏的地頭蛇,如果不想個辦法將他們收服,他今後的日子會很難過,所以現在他給出了對方想要的東西——權力。但也任命了自己的兩個人掌握兵權來製衡他們,這也是帝王經常用的製衡之術。

“楊節度使,您這些話,以後千萬不要再說,免得被人家告你的狀就不好了。但請你放心,我們這些官員相當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人……”

“別緊張,別緊張,我是在京城犯了殺頭的大罪才被貶官而來。殺頭我都不怕,還能害怕什麼?如果我不能在兩年之內將此地改造成豐衣足食之地,我便永遠不走了!大家暢所欲言,該怎麼改造這片地方?”

楊義話音一落便看向四周的人,卻沒有人出聲。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的。

楊義表情有些尷尬,他看向孫海:“前輩先說,此地該如何發展起來?”

既然被上官點名了,孫海也不推辭,對楊義拱手一禮:“下官認為,要將此地發展起來不難,難的是要預防土人來搗亂。此地不是發展不起來,而是北麵的山林裏有一股土人,他們時不時便出來搗亂一下,想發展起來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