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千古一帝在民間傳頌,而某些人則不停的宣揚他殺兄弑弟的事情。可相比於如今的輿論大環境,這種聲音起不了半點的風浪。
由於李世民的名聲越來越好了,這也觸動了大安宮那位的利益。所以,他四處派出暗探,除了調查誰替李世民洗白外,還調查萬梓是怎麼死的。
這些日子以來,不停有人在李淵耳邊吹風,暗示他向皇帝施壓處決楊義的事情。
人老成精的他雖然有些糊塗,可涉及到他心中那位天神女婿時,他便立馬警惕起來。不僅不去向李世民施壓,還靜觀其變整件事情的發展,看發展到了何種程度,再適當出手。
他派出暗探的事情僅過了一個時辰李世民變知道了,他早就知道還有一批死忠在李淵的掌控下。但李淵並沒有做出什麼想複辟的舉動,所以他也沒在將李淵這點人趕盡殺絕。
外麵的輿論弄得門閥古井無波,但權貴卻處處殺機,各種陰謀都在暗中進行著。可始作俑者還躺在床上,對外麵的輿論和明爭暗鬥似乎並不放在心上,他現在最要緊的是在養傷,他傷的實在太重,比起上次也不遑多讓。
自門閥來和解後,並留下承諾書和大量禮物,楊義也不再趕盡殺絕。雖說那是殺人不見血的刀,但也是把雙刃劍,一個不小心自己就栽了。
經過十多天的明察暗訪,李道宗終於查到刺殺楊義的線索,他順著這條瓜一直查下去,卻無意間查到這事居然和韋貴妃也有關係,而且不止這一家權貴。他再也不敢查下去,立馬將結果交給李世民後,就不了了之了。
自從萬梓被楊義殺死後,李淵就非常生氣。他不明白,這天神女婿為何要殺萬梓這個乖巧的孩子?
可沒過多久,他便查到了他想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了萬梓和楊義的恩怨由來。想起當初楊義要他調查萬梓的話,也許他當初調查了,萬梓不是被禁足,就是被趕回江寧老家,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當李淵知道這所謂的《旬日雜談》居然也是楊義所開的買賣時,這一次,他不僅是生楊義的氣了,而且還恨上了楊義。他指著身旁的宦官大吼:“去,把那混蛋給朕找來,朕要活吞了他!”
宦官噤若寒蟬的出去找人請楊義了,但他知道這樣去請楊義是請不到的,而且從這裏去崇仁坊路途遙遠,路上還有李世民安排監視他們的人。
但在李淵身邊服侍久的宦官個個都是人精,明目張膽的不可能去找楊義。但是,去找定襄公主可以呀,定襄公主還是李淵的女兒呢。
父親想女兒了,召女兒過去見麵這是理所應當的,再加上這些天所傳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宦官匆匆忙忙往長安城而去,在路上也遇到一些盤問,但無一例外都用去請定襄公主的話給搪塞了。
當這名宦官來到崇仁坊才發現,原來定襄公主已經被李世民禁足在府中。而冠軍侯已被奪了爵位,而且還受了重傷。
看他那一副病入膏肓的樣子,他就蛋疼,也隻有蛋疼了。
“冠軍侯,太上皇明著是請定襄公主去團聚,實際是想請你過去商量點事情,你可不要為難奴婢啊!”
楊義見這名宦官在自己麵前訴苦,他連忙裝著有氣無力的樣子。
“那個,這位天使,不是我不想去,實際情況你也看到了。如今我傷勢之重,已到動彈不得之境地,如果不是陛下及時發現,可能現在已經躺在棺材裏了。”
“冠軍侯說哪裏話,太上皇相請,哪怕是病得快死了也得去見不是?更何況你還沒死呢。”
楊義一聽這話就來氣,又是一個死太監。特麼的,他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把自己弄死才安心?還是欺負我沒爵位了?
“這位天使,我確實不能動彈,更加不能受顛簸之苦。萬一我沒顛到大安宮便一命嗚呼了,你更加沒法向太上皇陛下交代。”
宦官一想也是,立馬急得團團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楊義清楚的知道,李淵借口找他去商量事情,無非是宣傳李世民過頭了。在李淵看來,這千古一帝之名,自古以來隻有仁孝德行上佳的皇帝才配享有,像這殺兄弑弟之徒,既無德又無恥,他哪來的千古一帝?
這時候宣傳他為千古一帝,肯定會遭到許多口誅筆伐的。
既然宣傳李世民過了頭,那就給李淵一些補償吧,免費給他宣傳一次文治武功。
“這位天使,雖然你奉太上皇之命來找我,你也不肯說是什麼事情,但我也能猜出個大概。你且先回去告訴太上皇,接下來的事情我會給他擺平,請他寬心,幾日後便見分曉。”
宦官兩眼一瞪:“你當真知道太上皇找你所為何事?如果是這樣,你可真神了。奴婢出來時,太上皇真的沒有交代奴婢來找你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