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全家思定(1 / 2)

從古至今,不管什麼時候都少不了八卦,隻要人多的地方就會有更多人對這方麵感興趣。

楊義和定襄公主離婚的消息,不知怎麼傳出來了,很快就傳到了長安城各處。原本這隻是楊義的私事,僅有他們的親人知道,可如今卻成了一件轟動長安城的大事,有一種風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唉,聽說了嗎?原來的冠軍侯,也就是定襄公主和駙馬離婚了。”

“早聽說了,你說這算是什麼事兒?他們倆成親時,人人都說這是天生的一對兒,怎麼說離就離了?”

“兄台這就不清楚了吧?我大唐的公主雖然秀麗端莊,但私生活極為糜爛,誰能娶到她們那是他家的不幸!”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那些門閥世家都看不上公主,而且還放出話來,誰娶了公主立馬逐出家族。”

“兄台明白就好,隻是定襄公主還算老實,並沒有養男人呀。”

“這麼說,是冠軍侯的問題咯?”

“這可說不定,你是沒看到,在不夜城裏聚集了全長安城最漂亮的娘子,說他不偷腥那是假的!”

“嘿嘿,居傳言,他們離婚的事就是從不夜城出來的,是桃花塢開業那一天,有人看到定襄公主在皇帝麵前告狀。而且楊駙馬也在身邊,皇帝怒瞪了楊駙馬一眼後立馬就答應了。”

“這是在桃花庵前吧?”

“嘿嘿,兄台也知道?”

“那是自然……”

如此的一幕在長安城內各處都有議論,由於定襄公主外麵並沒有男人,別人更多的是將過錯放在楊義或者他身邊幾個女人的身上。

其中衝擊最厲害的是王豔,因為他是最早跟著楊義的,可她卻不是大婦,隻能委屈當了個三夫人。而且還給楊義生了一男一女,如果說他甘心在定襄公主之下,都沒人相信。

可這事還沒完,由於是和公主離婚,謠言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明顯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造成的。是誰推波助瀾?不用問都知道,這肯定是那些權貴了,他們和楊義的仇怨不小,更加沒有和楊義達成和解。

這種謠言門閥是吃過大虧的,所以這次他們並沒有參與其中,隻是純粹的看熱鬧。而楊義也趁這個時候,全家搬回了金溝村,他如今不是侯爺,也不是駙馬,還住著皇帝賜的府邸不太合適。

他長安城也有眾多的產業,更有幾千處房產。但城內流傳著他的事,為了避風頭,他隻能去金溝村了,那裏是他的發源地,既有民眾基礎,別人也不會議論他的事。

由於定襄公主在府內比較強勢,不管是王豔、鐵山郡主、還是吳四娘都吃過她的虧。如今她的離去了,她們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適,反而覺得輕鬆了不少。

他們搬到金溝村後,在王豔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各項事務。他們的到來使金溝村裏也多了許多歡樂,三天兩頭有那些奴隸家的孩子來陪著小主人玩耍。

而楊義也是非常親民的人,他並不因為那些奴隸孩子是奴隸而歧視他們。他讓這些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同到學校讀書,一同吃飯……

這一動作,立馬讓奴隸感動不已。

再加上這些年來,楊義給奴隸的放免為良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別人家的主人是不可能給奴隸放免的,誰會放跑一個免費的奴隸?就他楊義會!

從楊義建立金溝村到現在,少說也收、買了五六千奴隸,可如今還在他手上的奴隸不足千人。

也就是說,從他手上放免為良的奴隸超過五千人,這是個什麼樣的事件?可以這樣說,如今的奴隸市場已經禁止楊義進去了,不為別的,隻為奴隸市場的奴隸越來越貴,也越來越少了。

本來人家將奴隸是當做畜牲來養的,結果你卻把他們當人了。養了沒多久就給放跑了,又去買了一批又放了,這讓別人手上的奴隸如何能忍?

雪花不知不覺的飄落,四處一片慘白。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金溝村熱鬧非凡,由於楊義有用不完的錢,他大肆買來桐油,在全村各處點著大火盆,黑夜亮如白晝。

他還托李道宗買來大量的硝石和硫磺,製成的煙花更是燒到半夜,引得長安的門閥紛紛側目不已。

試想一下,這賣給權貴一貫錢一個的煙花,他楊義居然從天黑燒到半夜,這得燒多少錢呢?

村民和奴隸在放著煙花,而楊義和眾妻妾正在屋頂的平台上看著絢麗的煙花,他們的前麵放著個大火盆,而眾女更是將楊義包圍在中間。

楊義沉醉在溫柔鄉裏,輕輕說道:“豔兒、素兒、四娘、若施、小柔、雲兒,你們覺得如今的生活著怎樣?有沒有一種想出去走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