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這個朝代怎麼回事,都已經有鹽和糖的工藝了,竟然沒有榨油的工藝,你要吃油就得去買肥肉或者豬板油,回家自己去煉。所以在這裏肥油和豬板油才是最貴的,也是最受歡迎的,而那些瘦肉卻因為沒油水並且柴而賣的很便宜,更不要說那些帶骨頭的肉了。
整個集市上隻有兩個攤子買肉,一個賣的是豬肉,另一個賣的是羊肉。要問咋沒有賣牛肉的呢?和所有古代一樣,這個朝代賣牛肉可是犯法的!目前還沒有肉牛,隻有耕牛,耕牛可是被國家法律條文保護的。
張曉月他們來到賣豬肉的攤子,發現肥肉基本上都被買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瘦肉多的豬肉,而在現代受歡迎的豬五花肉也被剩下了。
張大哥一看剩下的肉都不好就不想買,而張曉月卻被旁邊放著的豬大腸、豬心、豬肝等吸引了眼球。
張大哥還想著張曉月這次怎麼沒有反對自己,抬頭一看就見張曉月看著一堆沒人要的豬內髒在冒星星眼。
張大哥怕張曉月把這些東西買回家,連忙對攤主說:“我們就要這塊肉吧!”說著就用手指了一塊相對比較肥的五花肉。
張曉月一聽張大哥已經把肉買下了就連忙過去看,發現買的是五花肉,還比較肥,就想再買點瘦肉。
“大哥,你再買點瘦肉,反正瘦肉也便宜!”張曉月說道。
雖然瘦肉便宜,那也七八文一斤了,張大哥不願意要瘦肉,覺得瘦肉不如肥肉香。
可是在現代張曉月肥肉一口也不吃呀!她喜歡瘦肉啊!
不過想到現在家裏沒油了,並且自己也好久沒有吃肉了,就同意張大哥買一塊五花肉了。說著又讓攤主給多拿了一塊瘦肉多一點的五花肉。
攤主一下子賣出去兩塊平時不怎麼好賣的肉,高興的趕快給張曉月他們包好。
肉包好後張大哥就自動的提了,放到手推車上。
張曉月看了看旁邊放著的骨頭問道:“這個多少錢?”
“五文。”
骨頭上帶著肉,且不少,但不可否認的,骨頭也很重,一塊骨頭就不止一斤了,卻並沒有多少肉可吃,所以他定價比較便宜。
張曉月又指向被他壘在一旁的骨頭問,“那這個呢?”
那是被攤主削幹淨肉的骨頭,攤主愣了一下道:“小娘子,你要燉骨頭湯嗎?”
張曉月連連點頭。
這個朝代的人,有的人家不舍得買肉,就會買這些極便宜的骨頭,買回去熬一鍋湯,用湯燉菜吃也比較香,至少是有油水的,所以也可以賣出去。
“這骨頭便宜,看你剛買了兩塊肉的麵上,你出十文錢就全拿走吧,我也不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