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秋收忙(1 / 2)

割完了穀子,張老四就領著家裏人把那兩畝水田的水稻也給割了回來。

割完了水稻都沒來及脫粒,就抓緊時間把沙地裏的玉米給收了回來。因為此時大家夥都開始搶秋收了,那平時用來給大家曬幹糧食的場地就不夠用的了。

之前沒分家時,張老頭子家因人多地多,收起秋來也快,所以總是能占用一大塊場地,一直用到最後,來堆放和曬幹各種糧食。

而張老四這次因為分出去了,所以他隻能臨時借別人家的場地用。如果人家要用,他就得給人家騰出來,張老四為了能快點把糧食曬幹,就隻好讓家人快點把地裏的莊稼都收回來。

張曉月看了就問:“爹,苞穀收下來為啥不放到家裏,放到家裏,咱再去收別的呀!”

張老四就道:“這東西怎麼能放到家裏,咱得趕快趁著場地還能用,把苞穀皮都給剝下來,然後曬幹,再收起來放家裏去,等冬天沒事的時候再給脫粒了。”

可是張曉月記得看電視時,農村劇裏頭演的都是把玉米帶皮的拉家走,等晚上的時候再把玉米皮給剝了,也不剝幹淨,剩點皮。然後用手抓著那些苞穀皮,像綁頭發時一綁一大把,把這些綁好的玉米放到樹上或者牆上等著它自己幹就行了。難道現在還不是那樣收玉米?

張曉月覺得那樣省時間,就告訴張老四,“爹,爹,我告訴你一個省事的辦法,這樣咱還可以快點把莊稼收了,還能用場地曬別的東西!”

張老四一聽就問她什麼方法,張曉月就把農村劇裏看到的告訴他,張老四起初還不信,可是架不住張曉月的一再強調,隻好同意了。就和張大哥用背簍把掰下來的玉米一背簍一輩簍的給背到家裏。

玉米收下來就先堆放在家裏,張老四就帶著張大哥、李氏和張大姐去把地裏的大豆給割了,放到場地上曬著。

這個張老四沒用張曉月她們三個小的。張曉月就在家帶著張小妹和張小弟剝玉米。起初因為沒有剝過玉米,還老是把玉米皮給剝的一絲不剩。讓張小妹和張小弟好一頓笑話。

張小妹和張小弟在張曉月的解說下已經會剝剩點皮的玉米了。

“二姐,你看看苞穀是不是剝成這樣?”張小弟問道。

張曉月看了一眼就道:“對對對 就是這樣。”

說完自己就開始和玉米奮戰去了。經過十幾個玉米的犧牲,張曉月終於也會剝帶點皮的玉米了。

三人一上午也才剝了一二百多個。對,張曉月再把這些玉米綁起來的時候特意數了。

張老四他們割完豆子回來,就看到張曉月綁好的玉米,說道:“這曬幹玉米的方法好,不用咱浪費時間去場地裏專門剝玉米了。”

說完就提了提張曉月綁的玉米,誰知道一提,綁好的玉米就一個個掉了出來。原來是張曉月手勁太小了,沒把玉米綁結實。

張老四看了一下,就接過去把所有綁好的玉米又給綁了一遍。

張曉月看了,默默的吐槽了自己一下。

回來後李氏和張大姐要去做飯,張曉月就告訴他們,她已經把飯都做好了,等她把菜炒了就可以吃飯了。

這樣李氏和張大姐還能休息休息。

吃完飯,張老四他們來不及休息就要去把地裏的花生給起了。

花生就是家裏的一種零嘴,晾曬幹了放起來。等冬天來了拿出來,就可以招待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