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教姐(1 / 2)

見張曉月高高興興的去,卻垂頭喪氣的回來了,張大姐和馮玉蘭還以為發生了啥事,倆人連忙迎上去,問道:“大妹,發生了啥事嗎?你怎麼不高興?”

“沒發生什麼事,我隻是嘴疼,所以才不高興的!”張曉月道。

張大姐著急的道:“怎麼會嘴疼?是不是家裏的事情讓你上火了,這該咋整呀?要不要去買點敗火的藥!”

張曉月隻好接著編,“不用,又不是上火才嘴疼的,我是不小心碰到柱子上了。”

為了不讓張大姐繼續問,張曉月又道:“好了,大姐,不用擔心了,我現在嘴已經不疼了!”

聽張曉月說又不疼了,張大姐和馮玉蘭這才不再問了,繼續去做生意了。

唉,自己這張嘴呀!張曉月拍了拍自己的嘴,告誡以後可千萬不能亂說了。

想完這些,張曉月這才走到櫃台裏開始忙起來。

因為張大姐再和張大哥學習記賬,所以每天晚上都會把賬和張大哥理一下,張曉月要看鋪子裏有多少錢,隻需打開賬本看一下就行。

看完賬本發現自家鋪子裏竟然已有二百三十六兩多的銀子了,扣除李大爺的三成,自家還能有將近二百兩的銀子呢!

這可是純收入,扣除了和方屠戶買原料的錢,也扣除了和鄭掌櫃買鹽糖的錢等。

張曉月算了算距離上次盤賬也才過去不到三個月,照這樣算,一個月也差不多有六十兩的收入了,這可比自己初開鋪子時掙得錢還多呢!

當時自己估計鋪子滿打滿算一個月也就掙個四十兩銀子吧,而現在竟然都超出了一半。

當然鋪子這麼掙錢也是因為後來有豆腐等豆製品的加入,要不然光靠賣鹵味等還是掙不了這麼些錢的。

既然豆製品這麼盈利,看著鋪子裏人來人往的,張曉月決定等過完年開春了,自己就和張大哥到隔壁鎮上去買一個鋪子,也不用太大,比這個小一點也可以。

到時候張大哥應該也學出師了,自己先跟張大哥一起過去,等鋪子步入正軌,讓張大哥一人管著點,不行就也給張大哥配上一個店小二,而張曉月自己就兩個鋪子和家三個地點來回的跑。雖然可能會有點辛苦,但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這樣別的鎮上的人或臨近村子上的人就可以去張大哥的鋪子裏買了,也不用非得等到集市時才過來一趟。

還有就是鋪子裏的鹵味也要再多做幾樣了,可以多做幾樣素鹵味,因為張曉月發現素雞賣的還是比較好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它便宜。

而這個鋪子要一直等到自己買下的山上種植的栗子和山楂等都到了盛果期,這間鋪子才能完全地變成真正賣栗子等堅果的鋪子。

張曉月想的很美好,可現實卻是骨感的,老天爺可並不想按照張曉月的計劃來。

約莫過了一周,張曉月覺得該回家一趟,去看看山開荒開的怎麼樣,和張大姐道:“大姐,我今天要回家一趟,你就和玉蘭姐管著鋪子吧,今天晚上我就能回來!”

雖然馮玉蘭在鋪子裏工作了,但是和張大哥見麵的機會反而比之前少了,因為她現在很忙,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理由再去悅來客棧了。而張大哥也因為忙著學習,白天基本不在鋪子裏,隻有到了晚上才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