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生等人又是因為什麼來到我們沙河鎮,據我所知,你們竟陵城離我們可是很遠的。”
聽到這,不說李文,就是其他三位大人俱都開始擦起了眼睛,就是最小的孩子都知道他們現在逃荒在外,周身縈繞著哀傷的感覺。
張曉月當然知道他們為何會來於此,特意這樣問不過是想聽聽他們對決堤事件的看法以及了解,她可不想收用那些有家仇國恨的人。
這種家破人亡的決堤事件很大的原因就是人為導致的,要不是有人把建造堤壩的財款貪汙了,又怎麼造出豆腐渣工程,使得這麼多人一時之間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民。
而讓這麼多人無家可歸,成為流民的人就是他們想要報仇的對象。
也不是張曉月沒有狹義之心,而是因為她覺得現在自己還是太弱小了,根本無力與那些人對抗。
這裏又不是網絡發達的現代,決堤這麼大的事件,隻要有心人想隱瞞還是能夠瞞下去的。
他們村裏的裏正前後不一的說法不就印證了張曉月的猜測嘛。
張曉月一邊等著李文的回話,一邊想著這些有的沒的。
最後還是李文收住了感情,低聲道:“離我們村比較近的河域,因為連續下雨決堤了,大水淹沒了我們曾經住過的村莊,我們這些村民不得已隻能逃亡。”
“那你們怎麼不去江陵,江陵城不更大的城市嘛,像你這樣的讀書人應該很容易就在城內找到活幹。”
說到這,張曉月心中一動,說不定江陵城現在已經有很多流民入城了。
李文已經回答道:“相對於江陵城,沙河鎮離我們更近一點,還有就是我們本打算前往江陵城的,可是因為孩子的原因,我們才不得已留在了沙河鎮。”
說到這的時候,下麵的兩個孩子已經哭了出來,那個小一點的男孩道:“還有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在路上沒了,我們要把他們埋了,所以才與村民們錯開的。”
張曉月看了看,知道這是那蘇強家的,抬頭看蘇強跟他妻子,果然發現兩人的眼睛紅紅的。
人死確實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於是張曉月走到兩個孩子麵前,蹲下道:“別哭了,姐姐這裏有好吃的,一會兒給你們拿點。”
五個孩子中最大的是李文的大兒子,但也才不過十歲,而最小的就是剛才說話的小男孩,張曉月估計他有三歲吧。
兩人見張曉月蹲下跟他倆說話,還說要給他們好吃的,兩人就都咽了咽口水,小心的問道:“就是之前那個大姐姐給我們吃的肉肉嗎?”
張曉月猜測他嘴中的大姐姐應該就是張大姐,於是點頭道:“不錯,就是你們之前吃過的肉肉。”
小男孩就抬頭看了看他娘,因為他娘說這肉應該賣的很貴,讓他下次不要接,隻要一些饅頭或者餅吃就行。
張曉月不知道他為啥要看他娘,但已經摸著他的頭問道:“你能告訴姐姐,你的名字叫什麼嗎?還有你哥哥姐姐的名字,你也可以告訴我。”
小男孩聽到張曉月說完,抬頭看了看他娘,見他娘點頭後,就道:“我叫蘇木,我姐姐叫蘇梅。”
然後又指著那三個孩子道:“我大表哥叫李江,二表哥叫李河,大表姐叫李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