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臨貴妃更加清楚舉則,就算醒了,依然還是前去找了大王,把此事的來龍去脈說了出來。
然後懇求大王懲罰了,他是不會看著舉時背鍋的。
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後,臨貴妃終於決定了,前去找了大王。
這個時候,臨貴妃覺得舉則還是年輕,況且在她的保護下,沒有經曆過被別人算計,才會如此的單純。
舉則非得把真相公之於眾,才肯善罷甘休。
臨貴妃之前,看到舉時的眼中,都充滿著些許明顯的殺意。
看來,他對舉則是動了殺心的。也敢親自給安嬪和錦華下毒,所以臨貴妃才會算計他。
後來,到了南成殿上,隻見他們跪著。
令她覺得意外的是,錦華都在地麵上跪著。
這一次學堂上,錦華也是受害之人,怎麼會跪在這裏?
大王驀然挑了眉頭,隻道:“你怎麼來了?”
滿眼困惑,臨貴妃最近都極少過來南成殿上,今天卻過來了。
臨貴妃行禮後,字字清晰道:“臣妾是過來認罪的。”
此話一落後,臨貴妃重重地跪了下來。醞釀一番情緒後,立即淚光閃閃。
大王愈發的好奇了,滿眼都充斥著些許的困惑。
“學堂走水一事,是臣妾所為。”
愈發的抽噎道,更像是,話還沒有說出,淚水就簌簌地落了下來。
臨貴妃的淚眼模糊,卻沒有看清大王的神情了。但能夠感覺到,他沒有動怒。
這一下子,才放心。
錦華想了想,這···哪裏是過來認罪,分明就是惹得陛下垂憐三分。
搖了搖頭,又對上舉時投來冰冷的眼神。
像是學堂走水一事,的確就是錦華謀劃的,在這裏陷害他。
舉時方才在殿上,說得振振有詞,此事是錦華所為的。
隻是大王不信,所以他們才一直跪著,直至舉時認錯了。
大王走了過來,溫柔地拍打著她的手背,“學堂走水一事,又怎麼會是你所為?則兒在場,如今更是嚇壞了。你向來心善,平時都對宮女,都是舍不得打罵。不像別人,做了錯事,死活不肯承認。”
這一句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所有的證據都指向舉時,但是他依然,不肯承認此罪。
臨貴妃擦拭眼淚,聲音愈發的嬌滴滴,隻道:“則兒總是在殿上,說著臣妾派人,在學堂上放火謀害他。臣妾···”
這些話換了舉則來說,肯定會引起大王的懷疑與忌憚。
索性不如豁了出去,臨貴妃把事情說了出來。
信與不信,就看大王了。
“則兒被嚇壞了,糊塗了。才會在這裏胡說八道,本王不會相信的。不需要替了真凶,背上這些平白無故的罪名。”
大王安慰道,語氣愈發的溫柔起來。
仿佛舍不得看到臨貴妃如此的傷心難過,才會這樣的心疼她。
“兒臣說了多少次了,不是我。我一直都在麵壁思過,也沒有跟那些宮人有所聯係。他們曾經是服侍過我,但沒有代表,這就是我派了他們放火燒了那個學堂。”當時,舉則和錦華都在,險些被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