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走街串巷 上(2 / 2)

元代開始就有了,以方便蒙古人騎在馬上;一手持韁繩一手還能那酒碗。

黃釉高足碗,基本都是皇家祭祀器物,許四方更加期待了。

一會時間小姐姐就抱著一個陳舊的錦盒出來了,錦盒的高度,知道果然是高足碗。

到了跟前小姐姐一手托底一手打開了錦盒的蓋子,許四海赫然看到,錦盒裏擺著兩隻內外全黃釉的小碗。

在清代也隻有皇帝本人和皇太後三人可用。

皇貴妃隻能用外黃內白的瓷器,貴妃用黃地綠龍,其他級別更低的連黃釉都沒資格用!

這是對頂級的東西,其珍貴程度遠超剛才的哪知田黃彌勒佛,許四方還小心的拿出一隻看了下。

這隻碗通體堪比成熟的檸檬,色澤亮黃嬌豔,。小碗口直徑約十公分;碗口微微外撇,底下安裝了一個剛好可以一把握住的把。

碗的外部刻劃出兩條雲龍紋飾。龍紋刻畫的頗為凶猛,龍頭張口瞪眼,五隻爪尖利剛猛,在幾朵雲彩才時隱時現。

底足內部上了道透明的白釉,內裏圈口還用青花橫著書寫有“大明弘治年製”六子楷書款。

青花色澤淡雅,緊貼胎骨,幾類弘治的父親成化時期青花發色。

而且黃釉瓷器就數明代弘治燒的最好!

經過異能鑒定,高足碗上的落款與年代真實相符。

這一隻對了,另一隻基本沒啥問題。

不過許四海還是拿出另一隻看了下,也是個到代的珍品。隨後還用手把兩隻碗都摸了下,試試碗口有無破損的毛邊。

還是那句話,許四方要對方出價:“姐姐,你想要多少錢?”

小姐姐想了半天,咬咬牙說這是她家祖上傳下來的,年頭很長了,要價50塊錢。

許四海說貴了,他隻能給出40塊,多了自己買不起。

“成,40塊就40塊,反正是爺爺留下來的。”

這也是不是個小數字,這是一個小青年不吃不喝一個月的工資。

小姐姐還盯著許四海那張白嫩的臉看了許久,說這是看在許四海人長得好,還老實的麵子上才答應的。

“好!”

許四海麻溜的掏錢給小姐姐,收回錦盒,立馬飛也似的走了。心頭火熱的他腳下飛快,片刻就鑽進另一條胡同。

又走過幾條胡同,許四方算是安心。這可是頂級好東西,可不能容對方反悔。

走到人來人往的大街上路人行色匆匆,許四海盤算下今天收了田黃彌勒佛,再加上剛才的那對黃釉高足碗,成果斐然,功績卓著。

光是這兩件,放在後世那就是可以傳給後代的鎮宅之寶!

不是交情深厚的,連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一時間許四海心頭燥熱,熱血澎湃,也不覺得冷了,看看天也不在灰蒙蒙的,而是天高雲淡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在僻靜處許四海再數數兜裏剩下的錢,從家裏出門時帶了180塊錢,還有105塊。

抬頭看看天覺得時間還早,心說今兒是禮拜天好多人都在家,乘著這股東風再鑽胡同掏老宅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