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山峰聽了哈哈大笑,說多少人盯著這怎麼可能,他是記得前些日子老四就和他說過,將來或許朝廷會允許私人組建工程隊去承包工程,他這才上心。
這話說得許四海老懷大慰,“老三,這條道你繼續走下去,將來一定會開花結果的!”
許四海是從後世過來的,他自然非常清楚。
走到一處半人高的籬笆牆前,許山峰說就是這家。
許四海放眼看去,這家和自己家一樣,都是三間正房,邊上兩間偏房,不過偏房一片燒焦的痕跡,好像是被火燒過。
許老三還笑道,這是魏大媽的小孫子玩火燒了房子。“大媽,我來了。”
“哎。”屋裏隨即傳來答應生,隨後一個精神矍鑠的老太太從正房走出來,“是小許啊,快進來。”
。。。。。。
。。。。。。
第二天許家兄弟倆就開始動手挖基地,十平米的小房子,挖起來很快,隨後又是工地上拉來的碎磚頭,給扔到地基,用鐵鍁狠命的拍瓷實,一個早上算是沒了。
魏大媽還留中午飯,豬頭肉,白麵窩頭。白菜豆腐湯,兄弟倆很滿意。
飯後喝水,許四還還看到老太門裏有兩個大號的黃花梨書櫥,他心裏暗暗高興,還假模假式的說:“這可是好東西,很漂亮!”
老太笑著介紹說,婆家的爺爺當年是秀才後還學了中醫,是技術很好的大夫,四鄰鄉鎮都來請他瞧病,所以才有這麼多書。
前幾年運動時家裏還舍不得燒了,就一直保存到現在,不過也沒啥用反倒是占地方。
“小夥子既然你喜歡,那就送給你,空出來的地方將來給孫子放個小床。”
“這可不行,那是你們家祖上傳下來的,我不能拿走。不如您賣給舊貨商店,還能換幾塊錢。”
“舊貨商店?哼!”
老太太說電話早就打過了,人家說昌平是鄉下他們不願意來,要他們家自己送過去。“你說我已老太婆,那裏搬得動這兩件大家夥?
算了,不賣了,送人還不行嗎,也省的受這窩囊氣。”
現在國營商店都是吃皇糧的大老爺作風,這是沒辦法的。有生意也罷,沒生意也把,每月都是那點工資,誰還會努力?
“小夥子,東西給你了!“
“哎,謝大娘。”許四海高興的都快給老太太作揖了。
光這個黃花梨的書櫃,要是在城裏舊貨商店買,也要三十塊錢了,何況還有好多古書,多少也能值點錢。
許四海和大娘說好了,等廚房完事來搬東西,
隨後幾天許家兄弟倆開始忙活開了,老三做大師傅專門砌牆,老四這個外行就隻能當小工,給送磚頭;攪合水泥砂漿;還要給送過去,累得賊死。
小廚房還是按照原來的規模造兩間,一間廚房;一間雜物間。
下午繼續蓋房子,老三這人還喜歡精益求精,造的並不快但很講究,他還拉線,時不時的看看線,經過一個好幾天的辛苦,在星期六的晚上終於把這兩間小屋給造好了。
許四海心說像這樣用勞動力換取古董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