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也不過是晚晴時期的東西,唯一的亮點就是這塊綠鬆石插屏尺寸夠大。
許四海隨手把插屏放在窗台上,讀書累時候還能欣賞下換換腦子,再把炕上的紫沙茶壺給拿起來鑒賞。
這是一把外形像南瓜的茶壺,還做的一瓣一瓣的,頂上的蓋子也做成六角形南瓜花的形狀。拿在手裏放遠了看,這把壺造型生動逼真,器形飽滿,是一把精心製作的好壺。
再看底款,刻的是“陳鳴遠製”四字圖章。
“陳鳴遠,這可能嗎?”
許四海還用異能幫助做下鑒定,果然是陳鳴遠的真品。
“撿到寶了!”許四海坐在炕上咧開嘴大笑。
陳鳴遠是清代康熙時期的做紫砂壺的大師,手藝好名氣響,他是做花貨的第一人,在後代備受推崇。
花貨就是把紫砂茶壺的外形做成各種動物植物的形狀,比方說做成一段梅樁;做成竹子形狀,或者是在茶壺外做雕塑,都成為花貨。
紫砂壺帶工藝的,自然要比普通光素的價值要高得多。
現在許四海手上這把陳鳴遠的南瓜胡,即是古代名家製作又是花貨,自然屬於非常寶貴的好東西!
許四海看著這把茶壺,他還想清洗幹淨泡茶喝。不過再一想,家裏就隻有兩塊錢一斤的茶葉沫子,也配不上這把名家茶壺。
他準備過幾天攢幾塊錢,到張一元茶葉店裏去買上一兩上好的龍井來泡茶。
再有其他小雜件都不值得一提的普品。
下炕,穿鞋,許四海還想看看書櫥裏的藏書,看到底是啥書,那個年代的。
一套一套的小心搬到炕上,幾乎鋪了有大半個炕,看到的一半是中醫書籍,另一半是科舉用的四書五經。
書的年代也各不相同,有康熙的;也有乾隆鹹豐的。
然而在書櫥下一辦的櫃子裏,還有幾幅捆起來的畫,拿出來看看,卷軸的紙張也不過是微微泛黃,許四海就知道這些畫年頭不長。
不過打開後他卻大吃一驚!
一捆畫中還有齊白石的蝦,潘天壽的山水畫各一副。其他都是沒有署名落款的畫,畫的不是蘭花就是竹子,畫的還挺好看的。
另外就是幾個空的,楠木做的畫盒。
許四海估計這些沒署名的畫,是魏家老祖宗自己畫著玩的。
對於國畫,許老四完全是外行,他隻能通過異能幫忙看看齊白石潘天壽的畫是真是假。
運氣好到爆棚,這兩幅畫竟然全都是真跡。
齊白石,潘天壽這兩位大畫家的畫,要是放在後世,每一副怎麼滴也要幾百萬了。
許四海心說隻要把這可兩幅畫保存好,幾十年後就是兩套房,三套四套也是可能滴!
夜裏;老四暫時還睡不著,遂拿了紙筆臨摹魏家老祖的竹子蘭花,畫的入迷了連老三過來都不知道。
“老四你描的挺像的,很有前途。過去不覺得,現在看來,老四你收集老物件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