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忠衛侯府高高興興,那邊李閣老府上一片愁雲。
李閣老召集了自己的幾個兄弟兒子孫子聚在一處,想起李皇後托人出來遞的話,問他們有何主意。
“圍場的事兒,你們應該都知道了,此次是二皇子安排,無論發生什麼事,二皇子都脫不了幹係,更何況牽扯到了忠衛侯府的郡主。
娘娘那邊已經安撫好了郡主,隻等我們這邊安撫好那位秦公子……這樣,二皇子才有可能被陛下放出來。
如今四皇子已然封王,於太傅近今年也是如日中天,而我李府卻是越來越沒落,若是二皇子再不能與之相較,隻怕我們李府首當其衝,便是要被人對付的,今日喚了你們來,也是想要看看你們都有什麼好主意!”
“爹,我們李府向來清貴,沒有漏下什麼把柄給外人,您是否有些擔憂過頭了?”
“是啊爹,大哥說的不錯,那個什麼秦公子,定然已經受了忠衛侯府的感謝,我們若是湊上去,未免讓人覺得吃相難看!”
“大哥,往日裏我們都是聽你的,今日之事,無論你做什麼覺得,我們哥幾個都支持你,李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還是知道的!”
“……”
李閣老有些傷心,不是因為他的兄弟,而是因為他的兒子,雖然早知道他們不堪重用,卻也不知道他們這般糊塗。
說到底,還是他教壞了孩子,隻教給他們忠君愛國,教導他們品行端正,卻忘了,如今的大齊,早已不是當初太祖打天下的時候,他的那套說辭,隻怕會害了整個李家。
李閣老越想也有心塞,將目光剛在幾個孫子身上,兒子的品行已然注定,孫子們年歲尚輕,希望還有改過來的機會。
這一次,他不僅要教孫子忠君愛國,更要教會他們行事變通,莫要刻骨死板。
“阿冶,阿淩,阿冷,你們來說說你們的看法!”
“祖父,這……怕是有些不妥!”李冶說著,為難的看了看自己的爹還有幾個叔叔,深入骨子裏的孝義廉恥不允許他開口。
“無妨,今日祖父給你們便利,回去他們幾個誰敢背後教導你們,隻管來祖父這裏,祖父替你們撐腰!”
“是,祖父,孫兒覺得,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去秦公子府上表達歉意,不是說我們錯了,而是我們的態度。
畢竟,我們代表的是二皇子,不管外麵如何言談,我們都要讓人知道,我們不是仗勢欺人,無理蠻橫之輩!”
“祖父,孫兒覺得,大哥說的甚是在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態度,我們所做,不僅是給外人看,給朝臣看,更是給陛下看,沒有人會喜歡沒有擔當的兒子,陛下也是,所以孫兒支持去同秦公子致歉!”
“祖父,孫兒不僅覺得,要好好道歉,孫兒得知,秦公子此次入京,乃是為了科舉。
又加之與肅寧侯府世子,忠衛侯府郡主有了聯係,我們若是能夠買一個好給他,於我們往後而言,也是好的……”
李閣老聽得連連點頭,自己兒子雖然“糊塗”,幾個孫兒卻是好的,好生教導也是能夠撐起李府的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