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靠山(2 / 2)

農忙結束,各家除了扒炕抹牆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撿燒火柴,摟鬆樹毛子(鬆針)。

學校的燒火柴除了各家送來的之外,也有一部分是孩子們自己去摟的。

“這一片是你們二年級的地方,看好孩子啊。”尚老師用手虛空劃拉了一下,帶著一年級的學生往另一片地方去了,至於三年級的……放山裏自己活隻要不碰上熊瞎子都能活好幾年,且丟不了呢,讓班長自己看著就行了。

“知道了。”

都是農村的孩子,包括非要跟來的四歲鼻涕蟲,沒有不會幹活的,也知道用小手拿著小耙子劃拉鬆針。

馬大麗把她放在自己跟前,找了個居高臨下的地方看著學生們幹活,學生們各管一片兒,各自背著柳條筐拿著小耙子摟鬆樹毛子。

也有順手撿些鬆塔、野核桃的,這邊的鬆塔都不算大,鬆籽供銷社都不收,山核桃也很難處理,對小孩子們來說卻是難得美味的零嘴兒。

除此之外還有順手撿蘑菇的,總之,除了每人要交的一麻袋鬆樹毛子之外,學生們幹什麼都可以。

馬大麗看了一會兒,見沒有什麼事兒,自己也彎腰低頭幹活。

過了一會兒,忽然聽見遠處有人喊她。

“大麗!大麗!”

她抬起頭,向喊她的那個方向看去,是同村的趙大嬸兒。

“嬸兒!你在這兒幹啥呢?”

“采蘑菇呢。”她大聲地回道,“小玲兒呢?”

“在這兒呢。”馬大麗指了指學生們原來在的地方,發現那裏隻有小不點兒小草在吭哧吭哧幹活。

“行!”趙大嬸兒離得遠,並沒有看清楚,聽馬大麗說在這兒呢,就背著筐到別的地方去了。

馬大麗卻嚇出一身冷汗,拎著小草開始找學生。

“趙小玲兒!”

“朱二狗!”她喊著學生們的名字,過了一會兒有人應她。

“老師!我們采蘑菇呢,這裏麵好大一片!”

馬大麗趕緊跑過去,挺大的一片灰菇(灰頂白菇)學生們都在采蘑菇,動作快的小筐快裝滿了。

除此之外還有采到馬糞包的,鬆蘑的,這些孩子劃拉了一會兒鬆樹毛子,就都不劃拉了,改采蘑菇了。

“不能再往裏麵走了,這個季節容易有熊。”東北的熊可不是好玩的,林區哪個屯子都有被黑瞎子舔毀容的,被咬死的時有耳聞。

“老師,幹蘑菇可貴了,我媽說一斤幹蘑菇能換二尺布呢。”

“我媽說能換一斤白麵。”

“我媽說能換一斤肉。”

這些孩子們對錢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就算是在集上,以物易物也不少見,真掏錢買東西的機會不多,就算是有也輪不上這些小孩子花錢。

“幹蘑菇能換錢?供銷社收蘑菇嗎?”供銷社收蘑菇可不貴,最好的鬆蘑曬得幹爽的也就是一毛錢兩毛錢。

孩子們嘿嘿笑了,“朱八指兒收!”

“你們叫誰朱八指兒呢?”馬大麗想了一會兒才知道學生們在說誰,山裏人給人取外號從來都是按照特征,朱逸群少了兩根手指頭,被人叫八指兒……“朱叔叔可是解放軍!戰鬥英雄。”

“我媽說他腦袋壞了活不了多久了。”

“我媽說他走走倒就抽。”

“我媽說……”

“去去去!不許胡扯!學生要講文明懂禮貌!不能用別人的缺陷取外號。”馬大麗揮著手說道,“別光采蘑菇不劃拉鬆樹毛子,咱們今年冬天是挨凍還是暖暖和和的,全看你們這幾天的勞動!”

這一幫猴孩子,馬大麗這次可不敢光顧著自己幹活了,站直了身體數數,一個一個的數……

“王樹呢?朱二……朱文駒呢?”她總算搞清楚朱二狗叫什麼了,他屬馬叫駒,因為寫字太劃拉,寫自己名字的時候總把駒寫得像狗,就被同學叫成二狗,後來不光孩子們這麼叫,大人也都這麼叫……反而沒人記得他大名了。

“老師!他倆去找猴頭菇了!”

哪兒有猴頭菇啊!老采山人那也得起早去往深山裏采才能采到啊!這裏離屯子近,也就是普通蘑菇多,不會有猴頭菇這樣珍貴些的菌種。

“你們在這兒不要動!采完蘑菇就摟鬆樹毛子!誰要是亂跑等我回來削他!”

“是!老師!”

彼時的師生關係就是這麼純粹,孩子不聽話削!回家跟家長告狀家長再削一頓。

馬大麗順著小路往裏麵走,想要采猴頭菇就得往深山裏去,她估計著兩個孩子的腳程,加快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