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致檢查了一番,見環境已準備完善,從吊墜中取出了一堆玉盒,裏麵裝的都是經過炮製的靈材。
靈材不經炮製,或過於燥烈,或過於柔和,或雜質過多,或靈性繚亂……
若要讓靈材的特性最好的發揮在符紙之上,必須要將其製成最適合繪符的形式。
過去的符師們因為製符手法不一,得到靈材後必須經過親手炮製,才能作為自己的製符原料,若購入他人製成的原料,雖然也能繪成符籙,但其效果或多或少都有所折扣。
萬象琳琅閣建成之後,曾廣集天下符法,分理歸類,將各種製符手法的細致差異整理出來,然後請多位製符宗師商討了十餘載,最終發布了《恒延製符總綱》,其後每過百年,便會延請天下符道宗師會談,商定總綱的改善修訂。
依據總綱上的細則,萬象琳琅閣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靈材炮製體係,如今的符師繪符,隻要不是手法或符籙太過特殊,大都能在萬象琳琅閣找到合適的靈材。
風信子給出符籙名叫破血轉日符,雖然類型比較少見,但其用材並沒有特殊要求,隻是對手法要求頗高。
沈致的這些玉盒大都是從萬象琳琅閣購來的,隻有少數幾個是自己製作的。
《恒延製符總綱》上有言:符,靈著於物也,理顯於形也。
天地靈機本無形無色,大多數的凡物難以與之交互。唯有本就特殊的寶材長期浸潤在濃鬱靈機之中或是擁有生命的性靈吸收靈機後成長,才能被稱為靈材。
製符的過程便是把這些靈材上的靈,用符合天地規序的手段附著於符紙之上,其中每一步的起承轉合都自有道理,些許的比列不同,符線的微小差異,都會在最終成符之時被放大許多倍,造成符籙繪製的失敗。
沈致多年來製符頗多,早已到了意起墨動,心落筆停的地步,且因修行《感玄真靈經》法力純正綿長,製符之時的法力流轉絕不會有絲毫起伏。
但破血轉日符沈致是第一次繪製,尚不熟悉,因此他先用一些以前製符剩下的殘料在普通符紙上練習,自覺沒問題後,才混合靈材,落筆繪符。
若說靈材構成的符線是符籙承受法力的基石,那符線所構成的圖紋就是法力流轉的通道,同功法道書上的玄文一般,符籙上的圖紋便代表一種天地運轉的道理。
將這些道理化為實形,便是製符的本質,也是修行的本質。
道理化為玄文,便是功法;道理落於符紙,便是符籙;道理合於物材,便是丹藥;道理鑄成器皿,便是法寶。無論哪種修行之道,理都是基石所在,故在學宮道堂之中,若不學理,必不授法。
明月高懸,漫起清光。
靜室之內已經過去了三個時辰。
破血轉日符的繪製難度超出了沈致的預料,十二張符籙間既要求獨立激發,自成一體,又要在所有符籙開啟後結成連環,這就導致每張符籙之間的繪製都會因為上一張符籙的細微變化產生不同的要求,如不能及時調整,這種變化會被不斷放大,造成最終成符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