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星從地下室走出來,隨著小廝來到門前。
心裏穩當說不慌張,那是必然不可能的,作為最大的商人,即使被劉家拋棄他還是擁有自己的底蘊,不管是異族裏還是人類裏,都有他的眼線。
所以,劉鳴星自然是知道執法者的凶殘行為,他見過前麵時區的執法者,說他們是執法者,倒不如說他們是走狗,利益的驅動下,他隻為上層的人們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劉鳴星早在前方時區有著名聲,他也隻是坐鎮在十二區並未前往前方。
想到如今的學院之城也會淪為和前方時區相同的城市,他不免唏噓,在上層資本的操作下,淨土是不可能存在的。
房門被小廝推開,劉鳴星心中有著些許期待,更多的則是忐忑。
孫大海早已經在門口等候多時,他傷勢好的也極快,在院長的照料下行動已不成問題,但卻不能再發生衝突,如果再交鋒,他身體裏的力量極有可能控製不住,到時候他可能失心瘋,也可能爆體。
這是院長的原話,孫大海牢記於心,小心謹慎。
學院之城發生的事情被他們看在眼裏,卻又顯得如此的無奈,老院長因為一些誓言或者說束縛無法走出舊樓,孫大海身體受傷無法再戰,學院之城的平和被打破,十三任意妄行,孫大海心裏卻是急的緊。
他在學院之城呆了這麼多年,閉著眼都能摸清大街小巷的門路,他自然不願這片淨土淪為汙濁之地。
在他的心中,老院長神通廣大,但麵對如此強勢的上層壓力,院長也是愁眉緊鎖。
十三的力量強大,斃了不少異族,派執法者搜索所有城民的居住地,封城。
一係列的操作像一套組合拳,直接給學院之城裏的人們幹蒙了。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手段,更一時間無法接受平日裏溫和的執法者這樣對他們。
所以,人心惶惶,終是心中無法接受。
但院長卻是知道,學院之城的人並非慫人,這些年的鬆散管理,潛移默化中早已形成一股剽悍的民風。
即使是學院出來的學生,那些賣餅的小販也敢打罵訓斥,私下裏也要議論執法者們為什麼喜歡穿黑衣,是不是他們當了執法者身體要拓上印記。
就算是大字不識的壯漢也要拉上學院裏的老師拚一拚酒量。
往日的學院之城的確是和平之城,或者說那是一個沒有階級的城市,人們的心裏沒有畏懼。
十三攜著大權革職了小李,又將整個執法者調動了起來,用強悍的手段將他們驅動起來。
執法者本身就是個專屬機構,鬆散的管理也僅有老李獨此一家,十三接手自然要恢複秩序。
執法者們是學院之城裏最強的力量,強在他們實力都非常高,且數量龐大。
老院長久思良久,竟隻能想到下下之策,但他實在不願意用這樣的計策。
十三依仗的是本身的實力,是大權,是執法者的強大和龐大的數量。
大權和十三其實都沒法抵擋,但作為他手腳的執法者並非是毫無辦法...
如果能製衡執法者,相當於砍掉十三的手腳,他在學院之城行事就會變得寸步難行。
他來到學院之城後手段雷霆,並非是上任的三把火,院長知道,那是來自前線異族的壓力還有上層的催促。
要殺學院之城的異族,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上層老頭們的謀劃他猜不透,想不通,否則他也不會被困境於此。
但十三還是個小年輕,在院長的眼裏自然是心智如孩童。
劉家閉門的事情院長也是知道的,隻是不曉得是誰讓劉家避開禍事,十三肯定沒這麼好心讓劉家去避開鋒芒,學院之城的劉家人是守舊派,守舊也代表著念舊,他們在學院之城生活了這麼多年,自然也是對這裏喜歡的緊,否則不會大興貿易,讓劉鳴星作為代表出來興盛各行各業了。
劉家的守舊派之所以和劉家的創新派有分歧並分家,自是因為他們更念舊,不願改變,或者說不願接受新事物。
十三對學院之城大刀闊斧,要將它變成如前麵時區一樣的城市,劉家自是不允許。
想到前陣子院長知道劉家老太太病重,又想到商會任務冒出,最終劉家閉門,卻又不是因喪事,他心裏不免覺得有些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