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銷售的成功,讓天津新城小區的第二期工程順利開工,有了充足的資金加持,第二期工程因為第一期工程已經將地下管道敷設好,直接便可以進行樓層的建設。
天津房地產開發取得的成功給東部發達地區的城市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各個城市開始到天津來學習參觀,考察新式小區的運作情況。
每一個來到天津考察的官員都對天津這種城市發展理念讚歎不已,任何一個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都會麵臨一個人地矛盾問題。
一個城市不可能無限地向大擴張,這不利於工業化地集中,老百姓選擇居住地的時候,總要衡量居住地與工作地的距離能否滿足時間條件。
總不能每天花費幾個時辰的時間在上下班的路上,這是城市居民絕對不會允許存在。
這種高層的建築非常地適合城市居民使用,不同於農村生活,又要種田,還要養殖牲畜,需要的空間比較大。
城市居民的房子最大的作用就是居住和做飯,這樣精致的房屋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城市居民的追捧,都以能夠住上這樣的樓房為榮。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天津的榜樣,各大城市的居民小區,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由此引發的拆遷矛盾,也貫穿了整個城市發展的曆史。
這一切都在朱瞻基的預料之中,社會的發展哪有一帆風順的,曆史總是以螺旋的形式在前進,總是向前走三步,又會向後退兩步。
在天津的房地產產業步入正軌之後,朱瞻基便退回了南海子,在南海子招募有誌青年開始了電的研究。
在研究電的過程中,朱瞻基能夠提供的幫助並不多,他隻能告訴研究者,電與磁有著莫大的關係。
天然磁石並不多,如何利用磁石產生電,朱瞻基一點兒都不知道,隻能讓研究者慢慢摸索。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研究出可以穩定的使用的電力,朱瞻基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看到電力的應用。
夢中的燈火輝煌,一直是朱瞻基向往的世界。
唐三任在朝廷接手金山之後,也從金山返回了京城,與朱瞻基一起住進了南海子,南海子成了朱瞻基的獨立王國。
方圓一百二十裏的南海子,東邊以後世的馬駒橋為邊牆,北邊抵達後世的豐台區大紅門,西邊到達後世的黃村邊緣,南邊以今天的六環路南大紅門為邊牆。
這麼大一塊區域,圍牆內包括了涼水河在內的眾多水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濕地,這些先天的條件,使得海子裏植物茂盛,野獸繁多。
為了滿足皇家的狩獵,皇家還在海子裏放養了很多的麋鹿、獐子、以及一些小型的食肉型野獸,這些野獸以及園囿中的土地林木由一千戶百姓打理,這些百姓被稱為海戶。
當初新政土地改革的時候,其他皇莊全部交給了朝廷進行統一征稅管理,由於朱瞻基不想破壞海子裏這座皇家園林,便將這座園林留下,成為了皇家的私家園林。
當然這個園子的土地還是要向朝廷納稅,每年的這座園林的產出,其中的一成都會用做朝廷賦稅。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朱瞻基一力推動的電力發展一直沒有任何的發展,然而皇家科學院與造船廠聯合研製的蒸汽機卻成功地搬上了軍艦。
由於朱瞻基的幹預,蒸汽機上船的研究一直都沒有走彎路,直接跨越了明輪蒸汽船,來到了螺旋槳時代,這可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不同於明輪驅動,輪軸不用浸泡在水中,密封性的要求不用特別的嚴格,螺旋槳則完全浸泡在海水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輪軸的密封問題,若是密封不夠,海水就會倒灌進動力艙中,造成航行災難。
研究人員發現了油脂不溶於水的特性,一方麵利用橡膠的密封性,一方麵利用油脂不溶於水的特性,在船殼與動力艙之間設置了一個油密艙,輪軸通過油密艙伸出船殼,在船殼外安裝上螺旋漿。
這樣一來從輪軸滲進來的海水就會被油密艙的油脂阻擋無法進入油密艙,也就擋住了海水的進入。
當然油密艙中的油脂加多少,取決於輪軸吃水的深度,內外壓力必須保持一致,在研究蒸汽機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對於壓力已經非常熟悉,已經能夠熟練的製作不同的壓力表。
蒸汽機搬上軍艦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有了人造動力,人類在航海的時候,就再也不用擔心沒有風的時候該如何航行,找不到洋流的時候又該如何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