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商與西岐的爭鬥之中,西岐始終沒有得到人族的認同,所以在大義上落於下風,而且因為闡教的所作所為有些太下做,隻追求結果所以名聲自然不怎麼樣,雖然說西岐大軍有哪吒與楊戩的相助,但是在殷商大軍麵前依然是落了下風。
西岐的這兩位先鋒官中楊戩還比較好一點,畢竟他知道人族的苦難,也曾經得到過人族的相助,他並不願意讓自己手上沾染太多的人族之血,所以並沒有大開殺戒,可是哪吒卻不同,沒了李靖的壓製,哪吒的本性在這一刻全部暴發了,前世為妖的那凶殘性格在此刻表現的是淋漓盡致,手下已經有無數的殷商戰魂。
哪吒那囂張的氣焰讓殷商的大將十分痛恨,在殷商之中也有許多的妖族大將,可是他們都沒有如同哪叱這般囂張絲毫不顧及殺孽,哪吒此舉很快便成了所有人的公敵,那怕是西岐本部的一些人也都起了異心,生怕哪吒一時不高興把自己隨手幹掉了。
哪吒的表現讓很多人不滿,可是元始天尊則十分高興,哪吒殺得人越多,那他日後則必會遭受身殞之禍亡於截教之手,那時看女媧娘娘會不會動怒。
可惜,元始天尊高興的太早了,對於哪吒的表現讓女媧娘娘也同樣是失望透頂,雖然說哪吒是女媧娘娘的童子,但女媧娘娘畢竟是人族聖母,還不想因為哪吒這一區區童子而壞了自己在人族的名聲。
哪吒表現的如此凶殘,也就給了元明出手的理由,給他一個殺戮的理由,人族是三界的主角,這是天道大勢,對人族的殺戮自然是違背天道大勢,而且這哪吒前身還是妖族,這更是犯了大忌。
說起哪吒也是女媧娘娘的失誤所致,如果她不相信元始天尊之言,不讓哪吒拜那太乙真人為師,一切都不會出事,可惜女媧娘娘高看了元始天尊,結果讓自己的處境變得異常尷尬起來。
殷商、西岐雙方大戰,截教那些不安分的弟子卻是一一被那申公豹給引了出來,一個個都命喪於闡教之手。
隨著截教弟子的不斷損傷,一直坐鎮朝歌的聞太師再也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截教沒有什麼影響,可是殷商的士氣則會跌落低穀,畢竟這是一場人間之爭,於是聞仲盡起殷商大軍討伐西岐,希望能夠破了西岐不給闡教機會。
聞仲一動,元明心中則鬆了一口氣,他所能夠做到的僅僅隻是影響小勢,而一切還是要由人族來自己爭鬥,畢竟這場朝代的更替是人族內部之爭,不是修士之爭。
殷商大軍盡出,截教那些不安分的弟子則紛紛前去相助,四大天王、十天君等一幹人便出現在了聞仲的大營之中,隨著他們的出現,闡、截兩教的矛盾正式激化,雙方也正式開始了較量。
有燧人氏做鎮朝歌,而元明則暗中隨著聞仲的大軍來到戰場之上,他要借機行那無邊的殺戮,要讓三界眾生知道,人族的爭鬥不是他們所能夠插手的。
聞仲不虧為常年領兵的大將,沒有去理會西岐的那些小動作,大軍直搗黃龍將西岐大軍給包圍起來,還別說以聞仲為首的殷商大軍軍容整齊,而西岐相比就差了許多,而且聞仲也是修行之人並不怕哪叱與楊戩的本事,在人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之下西岐大軍自然不是聞仲的敵手。
西岐大軍是闡教在封神一戰中的關鍵不容被滅,所以那闡教前來相助的弟子紛紛出手,李靖的三個兒子則都在這些人中,從這一點上看不得不說闡教的準備要比截教厲害的多,提前將數位殷商大臣的孩子收歸門下,然後用他們當先鋒與殷商大軍交戰逼其親人投靠西岐,否則隻要紂王一怒,那這些人都得人頭落地,那時殷商自然是自亂陣角。
對於闡教的心思元明如何能不清楚,此事他早有安排,朝中的一切大局都在掌握之中,元始天尊的這陰謀根本沒有發揮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