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學期的課程很快結束,升入大三後,學校裏將學生的學習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專業課,一部分是實習課,為了鼓勵和倡導學生學以致用,學校聯係了全國各地的實地單位,分批分次的將這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輸送到全國各地的實習單位。
作為優等生,周全民還沒有接到老師的通知,他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去哪個城市,哪個單位實習。
範立剛去了北京的一家單位實習,據說他實習的單位是中關村一家電腦公司,範立剛臨行前,還給周全民留了地址,讓他有空去北京找自己玩。石曉冬也在西安本地找到了實習單位,唯獨周全民,一個人走在學校裏顯得有些形影孤獨。
這段日子裏,他每天忙於鑽在機房裏編程,好像很久沒有好好曬曬太陽了,怪不得自己從小就體型瘦弱,大概是曬太陽曬的太少,導致身體吸收鈣的能力太差,今天陽光萬裏,他決定坐在操場上曬曬太陽,但手裏還握著一本剛剛從圖書館借來的計算機編程書。
學校中午的廣播室依舊準時響起,播音員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開始播報:今天給1990年11月3日,天氣晴,今天給大家分享關於矽穀計算機的傳奇故事。
矽穀計算機?周全民頓時來了興趣,立刻將自己的耳朵豎起來。
“矽穀是袖珍計算機,影像遊戲機,家用計算機,無線電話,激光技術,微處理機和數字顯示手表的誕生地,近幾年來,在電子產品方麵的每一樣新產品,都是從矽穀走出來的。”女播音員鏗鏘有力的講述著關於矽穀的故事。
“今天的信息革命不同於過去的工業革命,使用計算機的數量,標誌著信息革命的飛速發展,由於矽穀的存在,使用計算機的體積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低,1984年,計算機已經變得到處都有了。”男播音員擲地有聲的描述著計算機的未來。
周全民立刻起身,朝著學校的播音室跑去。
在周全民的詢問下,他知道了播音員所播報的內容,節選自一本書《矽穀熱》。
周全民又匆匆跑到圖書館,問圖書管理員有沒有這本書,圖書管理員建議周全民:“你可以到新華書店去看看。”
周全民騎上自己破舊的自行車,心急火燎的趕到新華書店,連忙定了一本《矽穀熱》,他覺得,這本書裏,有他所渴望的世界。
會議室裏正在開著高層領導會議,西安信用社和西安交大計算機係的幾個領導正在商談合作,“我們雖然有一台專門用於算利息的計算機,但其實,這是一個單板機,依舊在用Z80的CPU,顯示工具主要是八段的LED式顯示管,可裏麵的程序是寫死的。”信用社的技術員在講述著信用社的現狀。
“現在國家剛剛調整了彙率,所以啊,那套老的係統現在就不能用了,我們得找個懂計算機的人,去幫我們調整一下機器上的利率程序,西安交大裏臥虎藏龍,所以就找到你們來了!”一個領導模樣的人喝了口水:“現在急需你們的人,去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領導既然找上門來了,那我也不推辭了,但是現在我們專業課的教職工都有課,恐怕時間上抽不出來,我幫您找個專業的學生,先去您那現場實勘一下,再做人員派遣的決定。”係裏的領導回答。
“好,那我就等你們的好消息。”信用社的領導起身,與係裏的領導寒暄幾句,分別前,信用社的領導還不忘囑托:“一定要給我派最好的學生,麻煩了,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