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中文域名(1 / 2)

1998年,是一個極客當道的年份,這一年,BBS的鼻祖級玩家,南下廣州的丁磊收獲了他眾多的創業夥伴,這些夥伴各個身懷絕技,有著極客精神和超高的編程技術,常年遊走於廣州的互聯網地帶,他們因此被稱為廣州幫。

丁磊和廣州幫的幾個夥伴,想辦一個互聯網公司,幾個人經過商討,公司的名字一定要有一個“網”字,新公司要讓網友上互聯網更容易一些,一定要有一個“易”字,公司起名“網易”。

在這一年,他們推出了國內第一款免費中文電子郵箱係統163.。並得到了廣州電信局張靜君的支持

這一年,在深圳潤迅公司的工程師馬化騰看到了丁磊靠著免費電子郵箱係統攻城拔寨,他再也坐不住按部就班的生活了,在給公司提議做一個免費聊天軟件遭到拒絕後,在潤迅最為鼎盛的光輝時刻,馬化騰辭職了,他叫上自己在深圳大學的同學,技術天才張誌東。又拉了市場奇才曾李青,並找了徐晨曄,陳一丹。五個人聯合創辦了一家叫做騰訊的公司,公司的地址選在了華強北商業圈,一棟名為華強北創業園的小樓裏。

公司的名字是馬化騰起的,“騰訊”中的騰,一是有自己的名字,二是有騰飛發達的美好夙願,至於那個“迅”字,更多的是馬化騰對於老東家潤迅的種種情感。

以色列人寫出ICQ的聊天軟件,令馬化騰被其無窮的魅力所吸引,騰訊公司成立後上線的第一個產品就是漢化版的“OICQ”,張誌東主導整個產品的框架設計,產品後改名為“QQ”。

“現在有一款聊天軟件,叫做ICQ,特別好玩,我跟我在美國的女朋友聊天,就是用這個軟件,非常方便!”田釗連忙把這款軟件介紹給周全民:“你不是要去新疆了嗎?以後也可以用這個跟你女朋友聊天。”

周全民看了看:“沒什麼意思。”想到自己潛心研發的飛揚產品被公司砍掉,他還哪有心思再去研究別的軟件。

飛到新疆後,周全民便迅速開展工作,將整個新疆的係統集成項目再次優化,在這期間,他對於互聯網的浸潤倒是越來越深,開始發掘互聯網的種種妙處,他甚至還到處教別人如何上網,成為了從北京飛到新疆的互聯網傳道士。

當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上網時,種種疑問便湧入周全民的腦海盤旋不止,互聯網是美國的舶來品,但中國的網民卻大部分不懂英文,這無疑是增加了中國網民上網的障礙,為什麼網頁域名裏要有一個“.”?為什麼輸入網址要打向左斜線而不是向右斜線?打那麼多英文字母太令中國的網民痛苦了,能不能用中文取代英文去上網呢?

付歡打來電話:“你在新疆那邊,還好吧,工作進展的順利嗎?”

“工作倒是很順利,這套集成係統是我最初主導開發的,現在就是做一些優化,不過,我現在倒是思考另外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周全民將自己這幾天的思考告訴了女朋友:“付歡,你說,我們能不能做一個中文網址的軟件,中國的網民想去什麼網站,就直接敲出中文名就好,這樣,對於那些不懂http,的人來說,豈不是容易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