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國家不承認雙國籍,可弘崆不是外國呀。按目前政策,弘崆居民隻需辦理《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回鄉證“,可辦理一次性10年期限。至於你還保留華國護照及身份證的問題,其實民間不少人都如此。這種情況還是否辦理《回鄉證》,好像也沒有明文規定,我還需給司馬大使請示一下,不過請放心,我們會商量一個對你最便利的方式。”
馬參讚雷厲風行,立即起身走到辦公室裏間,去電話請示。
不一會,他回到了馬由身邊,給馬由解釋了一下和大使彙報的情況,還是建議馬由辦理一張《回鄉證》,證照齊全一些,總不是壞事。經馬由同意後,他便電話讓辦證人員來他辦公室。省卻了馬由自行去辦理的程序及等候時間。
馬參讚例行公事詢問一些馬由回國的具體想法。其實這也是大使館官員們比較關心的問題,至少表明他們做了工作。
馬由也坦率地回答了藍星公司已在國內注冊了公司,並實際已投資了一家工廠,並談及了他也即將回國,加大投資的一係列計劃,表達了他本人將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放在國內。
說話間,兩位工作人員來馬參讚的辦公室,請馬由填寫了幾份表格,取走了馬由的弘崆新護照、要了兩張照片,出去幫他辦理相關手續。
見正事告一段落,兩人也輕鬆起來。馬由在聊天中,婉轉表述了落戶弘崆具有多重意義。一是方便在國外大力引進一些敏感和高精尖技術的研發人員,另一方麵,可以通過在國外、弘崆辦廠,購入西方封鎖的設備及儀器,從而“曲線報國”。最後,也隱晦地表達出對國內不重視知識產權,國企和部分官員“拿來主義”固有思維的擔憂。
他故意仗著年幼、不懂政治,把自己的擔憂和前世曆史上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說成是聽到一些海外華人想回國投資的疑慮。其實也是期望通過這些外交官之口,給國內高層傳達某些心聲。
馬由的“藍星公司”負責人身份、以及他本人的傑出學術貢獻,早已進入了大使館的視線,現在國內改革開放、大力招商引資,引進人才是大使館的重要義務之一。所以他說的話和擔心的問題,雖無法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政策,但至少埋下了一絲火種,一旦有上層領導提出相關問題時,征求他們這些官員意見時,馬由的言論和擔憂是一個佐證。
馬參讚其實對馬由的這些言論還是非常理解,因為他既熟悉國內的政策,又了解海外華人的心態。所以爽快地表示,一定將馬由的這些觀點,轉達到國內有關部門。
一個半小時時間,在雙方愉快、友好溝通中很快渡過。談話同時,參讚讓使館其他同事,已經將馬由的回鄉證辦理完畢。不需要馬由以後再跑一趟。
正事辦完,馬由起身準備告別,但馬參讚熱情挽留,並以使館有大廚、有豐富的家鄉美食為誘餌,請他在使館食堂共進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