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華人人才庫 1(1 / 2)

洛馬之行,沒有之前波音那麼順利。因為他們沒有多少民用產品,馬由無法找到參觀理由。好在,今年才合並了馬丁·瑪麗埃塔公司正式成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有部門都在整合之中,這才給馬由找到了機會。他搜索了10多個洛馬公司生產、辦公地點後,找到其中一個不起眼、防衛稍顯鬆懈的部門,深入到200米範圍,讓星兒接入了內網。

雖然這個部門沒有太高的權限,但他們聯通了洛馬的內網,對星兒來說就夠了。

複製完資料後,馬由立刻騎著摩托車往回趕。一路上,星兒結合前世資料,簡單介紹了一下洛馬這家新公司的情況。

剛合並的洛馬公司,在航空、航天、電子領域均居世界前列,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用飛機製造商。

在航天方麵,它將控製米國全部軍用衛星的生產及發射業務;在導彈方麵,它是米國洲際導彈的主要製造商。同時,將在戰略導彈係統、戰略導彈防禦係統、戰術導彈係統、反坦克導彈及機載電子設備方麵擁有優勢。

且洛克希德馬丁在隱形戰鬥機上一直非常執著,世界上最早現役的隱形戰鬥機F-22和F-35都來自他們。再加上已退役的F-117,洛馬公司可算是隱形戰機的翹楚。第1架YF-22已於1990年9月29日首飛。F35正處於概念驗證到概念實證階段。明年和波音公司競爭,最終中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來,洛馬公司聯合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在F119渦扇發動機基礎上,吸納了羅刹國雅克141的R-79發動機技術,研製出最大推力超過4萬磅,史上推力最大的軍用加力渦扇發動機,使用在F35戰機上。同時還研製了3種型別,即常規起落型F135-PW-100、艦載短距起落型F135-PW-400和STOVL型F135-PW-600。

可見這家公司在飛機發動機領域方麵的雄厚技術。當然,他們飛機製造尤其是軍用飛機製造更有曆史底蘊。二戰時P-38“閃電”戰鬥機,於1943年4月18日,取得擊落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的戰績。米國頭號和二號王牌飛行員都是使用P-38戰鬥機。

二戰期間,洛克希德還研製出P-80型噴氣式戰鬥機,他們僅用143天就將米國首款噴氣式戰鬥機,從方案變成樣機,並於1944年1月8月成功首飛。且從性能和可靠性上全麵超越德國的Me262。

洛馬公司旗下“臭鼬工廠”,是專門研發一些“奇行怪異”飛機的部門。除F-117、F-22、F-35都是來自臭鼬工廠之外,還有兩種著名的飛行器U-2高空偵察機和SR-71高空高速偵察機。在沒有先進導彈和偵察衛星的年代50、60年代,這兩款偵察機幾乎就是“為所欲為”。SR-71到退役時都沒有被擊落的記錄。

軍用運輸機方麵,有50年代的C-130“大力神”,是世界上服役最為廣泛的戰術運輸機,且C-130還一直不斷改進,除了基本戰術運輸型之外還有AC-130“空中炮艇”、KC-130空中加油機、EC-130電子戰飛機等等40多個改進型號,總產量超過2300架。

還有運載能力最強的戰略運輸機C-5“銀河”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量達到129噸。這款運輸機,是世界上首款以渦輪風扇發動機為動力的運輸機,載重量40噸。

洛馬以後還收購、兼並了不少其他公司和生產技術。比如1993年洛克希德公司收購了通用動力的F-16生產部門。由此,F-16係列戰鬥機成了洛克希德馬丁的產品。2015年收購西科斯基飛機公司,其旗下的UH-60“黑鷹”係列通用直升機和CH-53“超級種馬”重型運輸直升機,也成為洛馬旗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