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弘崆物業 2(1 / 2)

這20多棟超高層大廈,除了一、兩幢是70年代建造的外。其餘大多數大廈都是1984年華英簽署聯合聲明,確認弘崆回歸時間後建成的。這10多年時間,英國一方麵明裏、暗地裏宣傳回歸後弘崆前景一片灰暗,鼓動有資本、有知識的弘崆富翁及中產階層移民到國外,試圖挖空弘崆的財富和人才。另一麵又開啟狂熱的地產模式。這種看似矛盾的政策,沒有什麼圖謀才奇怪。

一路所見,到處是工地,其中在建工程有:346米73層中環中心(將於1998年竣工)、283米62層長江中心(將於1999年竣工)、230米56層中遠大廈(將於1998年竣工)等地產項目。

更有大量的市政工程正在建設中,如香港國際機場、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等,這些都將在1997年竣工。

如此眾多、耗資巨大的市政工程,幾乎將弘崆財政揮霍一空。而工程總承包商,大多來自英國及合作夥伴。顯然是殖民者最後的瘋狂搜刮。也是給華國接手後的弘崆政府留下一個沒有財政底蘊的爛攤子,同時,還可讓從形象上讓人們比較一下內地和弘崆之間的巨大差距……。一箭多雕。

不過他們沒有想到大陸不用多久,比這個還瘋狂的基建,在華國大地四麵開花,許多城市甚至二線城市,都不遜色於弘崆的城市建設。

花費了7個多小時,馬由將弘崆熱點地區全部遊覽了一遍。

晚飯後,馬由在酒店的小會議室,召集隨行人員開了一個碰頭會。

“出差在外,就辛苦大家,犧牲一些休息時間。現在開個小會,兩個議題,其一是請大家談談對弘崆房地產方麵的感受。其二是對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工作安排。”

示意隨行的助理中,唯一女性行政助理鄭蓉,將渣大銀行提供的物業資料複印件,發放到大家手中。至於銀行及金融機構的收購事務,他不準備在員工層麵討論,這關乎到他內心的那個秘密,涉及到藍星企業重要的一環。所以無論多少代價,也要確保通過這些收購,拿到銀行牌照。這才是他來弘崆最重要的事宜。

“從我回到弘崆這段時間,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個人認為,弘崆地區的地產業,已進入了瘋狂時代。”

馬由看著這位率先發言的年輕人,腦海中即刻調出他的資料。此人名叫關誌維,出生在粵省,本科畢業於弘崆大學。到英國經濟學碩士畢業後,半年前應聘到藍星集團。是先抵達弘崆的3位助理之一。他的發言,是從區域經濟角度進行分析。馬由用鼓勵的眼神,示意他繼續講述。

“房地產是弘崆支柱產業。也是最大的經濟動力之一。弘崆更是一座被房地產高度綁架的城市。

1969年起,因實施十年建屋計劃與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地產從此開始走進弘崆經濟。

從1991年到1995年房價上升4倍左右,若從1985年房地產市道複蘇算起,到1995年時房價已上升了9-10倍。

造成了弘崆還因此連續九年穩坐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屬於極度負擔不起之列。”

“那你認為房價還要再漲嗎?”馬由問道。

“這……”關誌維猶豫片刻,還是堅定地回答道:

“我個人認為還要漲,主要理由有如下幾點。”關誌維看了看筆記本,抬頭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