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五章 中校先生(二)
軍閥之間這種互相牽製的情況出現由來已久,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這種悲慘黑暗的社會景象,讓任何一個了解這個時代的人都會頭皮發緊,不寒而栗,以至不堪回首。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頭一次知道我們是出現在這三十年代,無比震驚,異常哀歎的原因。
現在是三十年代中期,這時的中國,派係林立,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分割地盤,土匪盜賊多如牛毛,軍閥政客草菅人命,統治無比黑暗,全國如一盤散沙。
早在一九二六年國共兩黨聯合誓師北伐,打擊當時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腐朽沒落的北洋軍閥,引起全國民眾和各地方勢力的響應。北伐軍一路由兩廣出發,勢如破竹,擊潰割據南方的孫傳芳、吳佩孚兩個北洋集團解放江西、福建、江浙、兩湖,進軍山東、河南。原北洋係西北軍馮玉祥、山西閻錫山通電支持北伐軍。代表新生力量和先進民主思想的國共兩黨所擁有的軍事集團,正在戰場上取得了優勢,下一個目標就應該是北洋係最後的也是最大的勢力——張作霖集團及吳佩孚的殘部。可是在這一派大好形勢下,北伐力量的兩黨內部,爆發了血腥衝突。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蓄謀已久的國民黨軍方實力派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政變,調轉槍口,瘋狂屠殺原來的戰友,並密令其所有控製區,殘酷屠殺共產黨人。一時間,浮屍遍地,血流成河,殘暴的手段令人發指。蔣的瘋狂口號,就是那陰毒的密令: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
代表政府一方的國民黨主席汪精衛,開始還惺惺作態討蔣,但不久在武漢也發動了“七.一五”政變,大批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遭到屠殺,直接導致了北伐大業失敗。
在聯合體中占少數地位,也無軍隊控製權的共產黨人,措手不及,受到巨大損失。成千上萬的優秀兒女,倒在了曾經的戰友槍下,共產黨人一度迷茫失措。但這個一九二一年才成立的小黨派,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一批傑出的骨幹迅速的清醒過來,開始了悲憤地抗爭。就像那後來熟知了的文字描述的:……他們掩埋好同誌的屍體,揩幹了身上的血跡。他們,又繼續戰鬥了。
一九二八年先後爆發了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從此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方向,有奮鬥激情的新型的武裝力量,出現在中國的曆史舞台。他們分散在全國十幾個省份,建立了幾十個根據地。從此,國共兩黨延續了幾十年的對立爭鬥正式展開了。
北伐的失利,直接的後果就是中國繼續處於分裂狀態,光明一閃而過,繼續陷於黑暗之中。
本來可能統一起來的中華大地,陷入了更加分裂的狀態。雖然後來蔣介石縱橫於軍閥政客之間,分化瓦解,招降納叛,就任國民黨總裁、中華民國總統。但那隻是名義上的,終其一生,他都從未統一過中國,甚至沒能真正統治大半個中國。四.一二以後,通過一係列手段,幾起幾伏(下野出國、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他統一了國民黨,並在軍閥混戰的格局中,處於優勢地位。但從全國來看,威脅其統治的,大有人在。
在北方,奉係軍閥張作霖控製著華北、東北,不但軍事上足以分庭抗禮,而且掌握著當時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就是在蔣名義上的統治地區裏,有許多地方他的影響也是相當有限的。中原大戰後,另一股北洋勢力的繼承者馮玉祥部,被分化瓦解,馮本人進入國民政府,但他的手下並未臣服,雖然表麵上接受領導。楊虎城占據陝西,中央勢力暫時無暇顧及;韓複榘割據山東,完全不聽調遣;中部河南湖北部分地區被石友三等土匪控製,處於無政府狀態;山西閻錫山是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割據廣東的陳濟棠號稱南天王,幾乎與中央公開對抗;廣西李宗仁與蔣芥蒂最深,隨時可能兵戎相見;貴州、湖南、湖北軍閥王家烈、何建等也是陽奉陰違;人口最多的四川更是完全處於混戰狀態,視所謂中央為無物。實際蔣真正控製地區,就是富庶的江浙以及江西、福建、安徽等五個省為主的地區,西北就是蘭州附近駐紮著胡宗南的力量算是個平衡。寧夏、青海和甘肅大部是回族馬家軍的天下,不聽政令,自成一統。新疆地廣人稀,與蒙古、西藏一樣處於遊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