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涵其實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她琢磨著自己和白初都有技術和能力,就是手上擁有的土地麵積小了點李雨涵之前是想著能不能從別人手裏買過幾塊地來,但是這村裏的地大多數是從祖上傳下來的,以後還要傳給下一輩。
要是直接賣給李雨涵是不可能的。
李雨涵早就計算過了,種植糧食是為了交稅和填飽肚子,可是如果種植藥材能獲得更高的收益去換取糧食,這樣一來,收益更高也更為輕鬆。
這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路子,李雨涵想找幾家人跟她一起做。但是村裏人多少有點保守固執,沒有實際利益擺在眼前,是不可能做出些改變的。
這下好了,李雨涵種的藥材在鎮上換了好價錢,這幾個人的生活條件都有所改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就算李雨涵故意說種藥材不掙錢,他們也是不相信的。
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
既然有人主動提出要和李雨涵一起做,李雨涵怎麼可能會輕易放過。
白初知道李雨涵感興趣,便把當時的情況跟李雨涵說了聲。找上門來的人叫李寒,李雨涵沒聽過這個名字,想來平時也是沒什麼來往的。既然沒什麼來往,現在又突然找上門,李雨涵自然而然多留了個心眼。
白初卻不這麼覺得,這個叫李寒的年輕人他接觸過幾回。家裏長輩都去世了,就剩下他一根獨苗。
李寒這個人,腦子靈光,小的時候家裏條件不錯,見識過大場麵。不怎麼喜歡在地裏耕種這樣的體力活,愛在掙錢這方麵搞點小聰明,日子過得不算富裕,但也不是很緊巴巴的。
李寒之前確實和李海幾人沒什麼聯係,初次聽到李雨涵這個名字,還是在李雨涵寧死不做小妾跳河自盡這件事之後。他當時感慨過李雨涵性子有些烈,但是也沒太當回事。後來就是李雨涵和李河一家人鬧得人盡皆知的幾件事。
李雨涵是村裏首種藥材的人,李寒聽了之後很感興趣,但是也沒有機會和李雨涵有一個長時間的交談。李雨涵經常在地裏家中和鎮上這幾個地方到處奔波,李寒要找到李雨涵,還得碰運氣。
這段時間李寒想來找李雨涵商量,可是得到的總是李雨涵不在家的消息。李寒這個人,嘴像經過特別訓練,特別能說。在李海麵前混了個眼熟,跟著白初一起李叔長李叔短地叫著,李海還真對李寒有個好印象。
李寒有一天去找李海的時候,正巧白初也在,幾個人就一起聊了會。白初對李寒的提議還是很感興趣的,李雨涵的誌向,白初雖說不能全部知道,但是也算是幾分的。他相信李雨涵要是知道有這樣的事情,一定也會感興趣的。
白初就和李寒攀談起來 。
李寒不懂藥材種植,也不懂地裏的那些事情。雖說李寒什麼都不懂,可是他似乎天生就有一種直覺,跟著李雨涵做肯定能賺到錢。白初見過李寒,是一個幹幹瘦瘦的男人,看著就不是一個會幹力氣活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但是李寒這人有一個優於常人的條件,他家那幾畝祖產,是村裏出了名的肥沃。很多人都眼紅他家裏的地,想著法子要收,李寒都沒同意。
李寒不同意是對的,要是當時真的把地給轉出去了,也就沒機會跟李雨涵合作了。
李雨涵聽白初把李寒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當機立斷就想去見一見這個李寒。白初反倒有些猶豫了:“現在就去嗎?你今天車馬勞頓,應該好好休息一下才對。”
白初是好心好意關心李雨涵,李雨涵心領了。但是她現在有了一個新方向,這可能是決定李雨涵未來人生走向的大事,李雨涵現在是心潮澎湃,一點都冷靜不下來。
李雨涵已經決定了,白初也拿她沒辦法,隻好帶著李雨涵去找李寒。
好在李寒之前跟白初介紹過自己家的方位,才不至於在李雨涵決定前去拜訪的時候摸瞎。
李寒家離李雨涵家不算很遠,因為兩家人祖上就不怎麼來往,到了這一輩也沒什麼關聯。李寒的家裏條件一看就比李海家裏好上一點,房子是新做的,鋪的瓦也是嶄新嶄新的。李雨涵看著眼熱得緊,她早就想蓋新房了。
也不是說現在住的房子有什麼不好,但是牆壁之類的總有一些破損,遇到下雨天還有漏水的可能。李海總說要找機會去修一下,可是他自己腿腳不便利,李雨涵也不會幹這樣的活,就一直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