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的重要(3 / 3)

我的弟子之中,不但包括士、農、工、商各種行業,也涵蓋黑、白、黃、棕各色“人種”。有一天,一群來自剛果的黑人弟子和我說:“我們很擔憂黑人的心比較不柔軟,不容易接受佛法,我們應該如何改變這樣的心呢?”我回答他們:“改變膚色比較困難,改變內心比較容易,再說改變顏色也沒有必要,隻要改心就好。其實不隻黑人要改心,人人都應該要改心。黑人的心其實很善良,有時連白種人、黃種人都不如,希望你們今天出家,要發願弘揚佛法中的慈悲,解決非洲種族不平等的問題,將人民從戰爭的苦難中解脫出來,過佛法幸福和平的生活。”他們聽了,歡喜合十。如今南非又有多位黑人在慧禮、慧機等法師的人性佛法感召下,發心出家,我相信人性中光明的一麵必定能照破黑暗的陰霾。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佛教則認為“人人皆有佛性,隻因妄想執著,所以在五趣中輪回流轉。”又說:“一心開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反觀自照,歸本逐源,將會發現:“人”的善惡是從本性中發生,“人”的喜怒是從分別心而來,“人”的哀樂是從感官中接受,“人”的真假是從境界中引發。

十多年前,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來山學佛。那時大專青年學佛的風氣還不是很盛,所以大家對他十分禮遇,但由於他的主觀太強,人緣日漸淡薄。有一天,他來找我,滿口都是:“我認為……,我覺得……,我的意思是……,我的看法是……”我告訴他:“世界不是你一個人的,惟有放下成見,去除我執,想想別人,才能擁有全部的世界。”

回想自己過去年少時,也曾高傲自負,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西哲說:“宇宙隻有五尺高,六尺之軀的人要低頭才能生存。”所以慢慢學會謙虛忍讓,同體共生。我不時想到,我的父母是人,我的兄弟是人,我的老師是人,我的朋友是人,和我來往的都是人,念及還有許多“人”需要我,我也需要許多人。我深深感到:“人”,必須經過“人事”的曆練,才能成長;“人”,必須想到“別人”的存在,才能擴大。佛陀所主張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人”與“人”之間最高的境界。

佛光山自開山以來,大小事務都是經過開會決議,弟子們經常說:“師父!您來決定吧!您說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我還是堅持開會協調,因為佛光山是大家所共有的。三十年來,佛光山在穩定中茁壯成長,“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

中國人苦難連連,但中國字卻饒富哲理,例如:“人”“也”為“他”,意即他也是“人”;“人”“爾”為你,意即你也是“人”;“人”“二”為“仁”,意即顧念到彼此二“人”,才是仁慈的表現;“人”“一”為“大”,意即再加一“人”,能夠與“人”共事,團結合作,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人”“二”為“天”,意即再加兩個“人”,能夠和平相處,才是天下為公,趨於真理之道。其他如:“人”“言”為“信”,“人”“立”為“位”,“人”“建”為“健”,“人”“桀”為“傑”(傑)。凡此無非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必須自我健全,堅守崗位,格盡厥責,造福人群。

有人說:“人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我說:“人是為人辛苦,為人忙。”因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與人之間是一體的,為別人付出,其實最大的收獲還是自己。也有人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我認為“做人難,人難做”,都是由於自己不會“做人”,而正因為“難做人”,所以我們更要學習“做人”。童年的時候,覺得“人”有好人、壞人、智人、愚人……出家學佛以後,心中隻有“需要幫助的人”;年輕的時候,覺得“人”有窮人、富人、偉人、凡人……幾十年後的今天,心中隻有“需要報答的人”。古德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卻覺得,年屆七十,猶感不足,我依然繼續不斷地在學習如何“做人”。

太虛大師雲:“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佛經則說:“十方諸佛都是在人道中證悟佛果。”世間一切的道理都是以“人學”為本,“人”做不好,什麼都不懂。

(一九九八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