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停朝的日子,很快就結束了。正月十六複印開朝,熙兒,這位新君終於親政了。從這一天開始,淩雲大殿之上再也不會有攝政王,也不會有垂簾聽政的太後……這個朝堂,這個天下,從這一天開始,都將完全屬於翊國的熙寧皇帝。
這天一大早,熙兒認真的梳洗了一番之後便朝著淩雲大殿走去,伴隨著早朝的鍾聲,在百官的注視之下朝著那個獨屬於他的龍椅走去,堅定的步子似乎在有力的表達著他的決心。雖然這樣的場景他已經經曆過了很多次了,但他發現今天,這個感覺尤為的不一樣,手握生殺大權的感覺是那樣的讓人流連,不過在緩緩的坐在龍椅上之後不久,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六部的重臣們一個接一個的向他稟告著過年期間各地的情況,並羅列著需要他做出決斷的事情。一封接一封的奏折,經由小陽的手遞到了熙兒的麵前。看著很快就堆積如山的奏折,熙兒一時有些發蒙,他下意識的轉頭看了一下站在一邊的羽輝,不過顯然這一次羽輝並不打算相助於他,隻是站在一邊沉默不語,冷眼觀著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
羽輝的反應讓熙兒產生了一種束手無措的反應,他明明記得在今天之前,朝臣們每每拿出各種各樣的奏折,在他無法解決的時候,總會有人站出來幫他。之前是天翼、後來是羽輝,或者是樓峰、又或者是清河,甚至於有些時候逸雲也會站出來幫他,可是今天,在沒有一人站出來,從今天開始,所有的問題他都要一個人去麵對了,這樣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但是轉念想到,今天是自己親政的第一天,又不能在百官麵前顯露出心虛的樣子,熙兒隻好坐在那裏,聽著他們一件一件的稟告著,默不作聲, 雖然他幾乎是這一刻就會忘記眼前這個人在前一刻和他說過些什麼事情。熙兒就這樣一頭霧水的熬過了他親政以來的第一個早朝。當他有些眩暈的回到寢殿的時候,他以為今天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殊不知這才隻是一個開始,因為就在他回到寢殿還來不及坐下的時候,羽輝已經來到了他的寢殿門外。當小陽向熙兒稟告說臨安王到了的時候,熙兒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的問道:“臨安王,臨安王是誰啊?”
“皇上忘了,臨安王就是之前的攝政王啊,依照祖製,皇上親政之後,攝政王就不存在看了,之前擔任攝政王的臨安王也會恢複他原本的爵位。”聽到小陽的話,熙兒長舒了一口氣隨即說道:“原來是這樣,朕都忘了,快請王爺進來吧。”
看到臨安王走了進來,行禮。熙兒連忙起身用著一種略帶埋怨的語氣說道:“羽輝舅舅,今天在早朝上你怎麼都不說話啊,朕今天頭都大了,都不知道他們再說些什麼!”
聽到熙兒近乎撒嬌一般的埋怨,羽輝有些無奈的笑了笑隨即說道:“從今天開始,皇上已經親政了,這朝中的事情,自然就不需要臣來協助了,以後皇上要靠自己去處理了。”
“親政一點都不好玩,朕現在還可以不親政嗎?”對於熙兒的話,羽輝沒有回應,熙兒顯然也明白羽輝為何不回應,苦笑了一下之後說道:“那舅舅這個時候過來,是有什麼事情嗎?不會又要給朕找點事情吧,今天朝臣們說的朕都沒有搞明白呢。”
“臣……是來辭行的。在弈城待的太久了,如今皇上不在需要攝政王,臣也該回去了。”
“舅舅是要回臨安嗎,為什麼不在多待些日子啊,剛過完年,等出了正月再走也不遲啊?何況,我還有好多的問題,想像舅舅請教呢……”
“皇上聰明,這十年的時間,也學了不少的東西,朝政這些事情,剛上手的時候確實很繁瑣,但是時間長了,等皇上熟悉了,就不覺得難了。臣離開臨安已經快八年了,之前東水的根基被毀才能安靜這些日子,可是如今,東水也漸漸恢複了實力,臣有些不放心,還是打算早點回去,何況這一路上風景秀麗,臣也想好好的欣賞一番……”
看到羽輝去意已決,熙兒有些無奈的歎了一聲隨即說道:“那好吧,對了,舅舅臨走之前一定要記得去向母後辭行啊,這些日子,母後似乎都不願意見朕了,也不知道是怎麼了。”
“你的母後,一定是在躲著皇上,怕皇上去問東問西的。以前的一些事情,皇上還是少問的好,到了這樣的年歲,就很容易想起以前的事情,如今很多故人都不在了,太後本就傷心,皇上在一提起,不是招惹太後回憶往事,徒增傷感呢嗎?”
聽到羽輝的話,熙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可是,朕還是很好奇……”
“皇上如果真的想知道什麼事情的話,不妨去問問安平侯。”羽輝又囑咐了熙兒幾句便離開了淩雲殿,繞過淩雲殿,羽輝徑直朝著鸞鳳殿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