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給張曼的印象是很單純,雖然對陌生人有戒備心,但又容易相信人。
這個性格和張曼當初一個樣,這讓張曼對女孩很有好感,還請她到餐車吃了飯,女孩又感激又不好意思。
交談中得知,女孩今年才20歲,隻讀了個兩年製大專,因為家庭很困難,父母身體不好,下麵還有一弟一妹在上學,她隻好出來打工。
她喜歡寫作,夢想當一個專業作家,進廠打工上班時間很長,便沒有時間寫作,所以她選擇當一個支教老師,在業餘時間用來寫作,完成自己的夢想。
下了火車,張曼和女孩張樺轉乘大巴車到縣城,又從縣城轉車到鄉下,一路上張曼對女孩很照顧,給她講了當地的一些習俗,平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女孩非常節約,舍不得用錢,在路上連飯都舍不得吃,對張曼說吃一碗米粉就可以。
張曼當初也和女孩一樣,出門都是吃碗幾塊錢的米粉,張曼深深理解女孩的難出,請女孩吃飯,還給她一起買了車票。
女孩感動得有好幾次眼淚都出來了。
張曼這次回來,算是衣錦還鄉,這個貧瘠的小山村,出了一個大編劇,左鄰右舍聽說張曼回來,都跑來道賀,聊天拉家常。
連幾個村幹部也來了。
女孩張樺也隨張曼回到家中,並在張曼家裏吃晚飯後,張曼和村長等幾個人把女孩送到學校。
學校的老師很歡迎女孩張樺的到來,熱情的幫她收拾房間,安排她住宿問題。
張樺表麵上露著笑臉,但卻顯得有些心事重重。
張曼知道,女孩初來乍到,對這裏的環境很不適應,一個城市女孩突然來到舉目無親的小山村,貧窮落後,這裏除了大山之外,沒有超市,沒有步行街,沒有熙熙攘攘的街道。
這裏冷冷清清,在以後的日子,她將與寂寞為伴。
等大家都走了之後,張曼問女孩,“是不是後悔來這裏了?”
張樺搖搖頭,“不後悔,可能有段時間不適應,但慢慢會好的,在這裏課餘時間我可以安心的寫作,隻要寫作,就會忘記一切煩惱。”
女孩沒有電腦,她說從家裏帶了一千塊錢,明天去鎮上買一台二手電腦用。
這天晚上,張曼沒有陪女孩,而是回家陪母親說話。
母親問了張曼很多事,還問她找到男朋友沒有,張曼說不急,但母親卻急了。
“你也老大不小了,二十四五歲像你這麼大的,孩子都打醬油了。”
張曼對老媽道,“都什麼年代了,還用你那舊思想,來看待現在的年輕人……”
老媽說不過張曼,隻好換了話題。
“現在你條件好了,多給自己買點衣服穿,不要讓單位的人瞧不起。”
“媽,你就不要為我操心了,你和爸爸多注意身體,我這次帶了300萬回來……”
老爸老媽一聽,瞪大了眼睛,“300萬,哪來的?”
“爸,媽,這是我們單位給我發的獎金。”
“你們單位的獎金這麼高嘛?”
張曼道,“不是啊,隻有我和導演拿到300萬,其他的都是一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