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拿出他身上的藏寶圖出來,對比了半天,找不到相似之處,也找不到任何提示和啟發。
李銘歎了口氣,“可惜了,這些圖案都風化了……”
楊大傻道,“這是風化岩,所以保存不完整,估計年代也有上千年了吧?”
李銘笑道,“楊總果然是外行,最起碼的常識都不懂,看風化程度,不至5000年。”
楊大傻心裏有些不服,但李銘是專業的,他的話有權威性,也就沒有和他爭論。
“我又不是考古專業,難道這壁畫,真有這麼久遠的年代了?”
“2000多年前的漢朝壁畫,到現在還栩栩如生,我說有5000年還是算少的了。”
楊大傻算了一下,驚聲道,“假如你說的是對的,那這壁畫,算起來是史前時期了,軒轅時代至今5000年不到,超過軒轅時代,就是新石器時代了。”
楊大傻雖然是外行,但他喜歡研究一些古玩文物,對這方麵還是很有造詣的。
李銘細細查看了一番後,得出自己的判斷。
“沒錯,保底估計,這是5-6000年前的壁畫了,從這些模糊的痕跡來看,並不是藏寶圖,而是……”
“而是什麼?”
“好像是記錄一段什麼事情。”
李銘麵對模糊不清的一麵壁畫,研究了半天,也揣摩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這麵壁畫實在太模糊了,再說幾千年前的一些符號,沒有對史前那段曆史有所研究,是認不出畫的到底是些什麼。
不過李銘還是很高興,畢竟找到了一個留下人類遺跡的山洞。
這個山洞,幾千年來,再沒有人來過這裏,這裏的一切,都算是史前文物了。
也許在這裏,隨便找到一塊被打磨過的石頭,也是價值連城。
李銘咋一看像個粗人,其實他思維縝密,腦瓜子很靈活,點子多。
他叫人采集一些地麥、芒草來製造小掃帚,來打掃和清除洞內囤積的塵土。
準備在這個洞裏掘地三尺,看看塵土下麵,是否留下史前文物。
高原氣候,外麵還很冷,山上還一年四季還冰雪不化。
但洞裏溫度卻很高,燒兩堆大火,穿著單衣有時候都能出汗。
楊大傻和李銘他們在洞裏住了下來,一住就是十來天。
可是,他們把洞內翻了個底朝天,仍然一無所獲。
楊大傻開始懷疑李銘的判斷了。
“李隊,這裏就是一個野人洞,哪來的什麼史前文物?別費心了。”
“那壁畫從哪兒來?”
“壁畫我看也是自然風化形成的吧!又看不清楚畫的什麼。”
“不對。”
李銘不讚同楊大傻的說法,“風化形成的圖案,是不規則的,而這些模糊的圖案,有規則有對稱,而且是用尖銳的東西篆刻上去的。”
楊大傻說不過李銘,隻好問,“那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李銘答,“繼續勘察。”
一天晚上,大家正睡得迷迷糊糊,被李銘說的夢話吵醒了。
“別走,別走,陪我玩會嘛!”
李銘拿出他身上的藏寶圖出來,對比了半天,找不到相似之處,也找不到任何提示和啟發。
李銘歎了口氣,“可惜了,這些圖案都風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