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 / 2)

磁帶和錄音機,是相輔相成的。

卡帶式錄音目前國內雖然已經有生產,但數量少的可憐不說,而且價格也不便宜。

所以在和盧大寬敲定磁帶翻錄項目的同時,錄音機廠便也提上了日程。

不過這些事都不需要楊明操心。

畢竟隻要他提出了意向,剩餘的事情自然有吳秀敏去和孫正平交接。

技術相關問題……

有華芯在,如這等科技含量並不太高的電子產品,根本不存在多少難度。

所以他叫黃令依和李向前到總部開會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為了卡帶式錄音機,而是為了別的。

“動態圖像和聲音壓縮芯片?”

作為業內人士,楊明隻是稍稍解釋,黃令依便大概能夠估算出研發的難度,表示研發的本身應該不存在多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兩個。

一是格式標準。

格式標準如果不能統一,如果將來有同類型的芯片出現……

因為格式標準的差異,就可能出現如槍和子彈的口徑不同,無法匹配的情況。

第二點是芯片應用。

雖說是專家,但即便專家終究也有認知局限。

反正黃令依是實在想不出相關芯片到底該如何應用。

而如果不能應用,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被浪費是小,大把的錢打了水漂,那可就可惜了。

而對黃令依擔心的兩個問題,楊明卻一點都不擔心。

因為他很清楚科研這東西,標準都是由先完成研發的人提出來的。

隻要自己這邊先完成研發,那麼標準就是由自己製定,最多就是到時候在國際電工委員會報備一下就成。

至於應用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畢竟作為過來人,他可是太清楚動態圖像聲音壓縮芯片是如何應用的了!

從最開始的VCD,DVD到後來的各種視頻……

無論哪一種形式,多多少少都需要利用到相關芯片。

總之一句話就是,隻要華芯能將芯片研發出來,並成功申請獨家專利……

價值怕是根本無法估算,哪裏還用得著擔心不知道該如何應用?

當然了,雖然清楚這點,但話楊明不可能說的這麼直白——不然非得將黃令依給嚇死。

所以,楊明委婉的表示自己是通過看電影成堆的膠片得到的靈感,並簡單的描述了一下利用VCD,DVD等進行應用的場景……

即便楊明已經足夠委婉,但聽到楊明的描述之後,黃令依看向楊明的眼神,依舊充滿了震驚。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科研人員來說,研發路線本身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方向。

如楊明這般不但能指出方向,甚至在指出方向的同時,都已經想好了該如何應用的家夥,在她眼中,簡直就像是先知般的存在!

“我也就是思維發散,說的不對的地方,黃總工你可別往心裏去!”

楊明幹笑一聲,然後才道:“按照黃總工你的估計,咱們如果想要研發出動態聲光壓縮芯片,得多少時間?”

“我估計怎麼著也得五年!”黃令依道。

“五年!”

聽到這個數字的楊明搖了搖,表示五年時間的話,那可太遲了。

畢竟根據他的記憶,雖說相關格式標準是92年才製定的。

但動態聲光壓縮芯片,卻早在88年就已經被孫燕生團隊研發成功。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想申請專利,並製定標準,相關研發就必須在88年之內完成!

“資金你要多少我給多少,人才方麵……”

楊明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近上頭就會將中科的一些單位交給我托管,到時候你們需要什麼人才,盡可放心申請,我這邊會全力協調——總之一句話,隻要你們能在兩年之內完成芯片的研發,要什麼我給什麼,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