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代管合約所涉及的隻有四十五,119,微電,光學等六七個部所中的一部分……
但聽到代管確定的消息,中科旗下所有各部所幾乎全都歡呼雀躍。
被代管部所單位有了金主,退休職工待遇翻倍,青壯再也不愁經費,可以繼續從事相關研究不說,但凡研發項目有進展,還能擁有股份,獎金等各種獎勵……
他們高興,理所應當。
剩下的人高興,則是因為中科甩掉了這麼多的包袱,但上頭下發的經費等等卻沒有削減。
這麼多資金平分下去,所有人的待遇自然會得到一定的改善,豈有不高興之理?
唯一不高興的,或許就隻有那那幾位老人了。
反正麵對喜滋滋過來報喜的李兆極,看完合約的老人是臉色鐵青,一邊怒斥李兆極簡直是鑽進了錢眼裏,一邊狠狠的揮舞起了拐杖……
若非是同在的幾個老頭趕緊相勸,李兆極怕是不但得挨罵,還得挨揍。
到了此刻,李兆極豈會意識不到自己被坑?
但想到在合同簽訂的第一時間,楊明便讓財務審核各科所賬目。
但凡涉及托管相關的,拖欠的獎金工資第一時間全部補發不說,還給一下困難戶額外發放了補助金……
總之一句話,一想到那些職工們拿到了錢,一個個眼圈通紅,感恩戴德的模樣,李兆極就覺得自己即便真挨上幾拐棍,那也值了。
畢竟這些年大家的日子有多艱難,他這個當領導的可都看在眼裏。
這些情況,楊明能夠猜到。
不過卻並不關心。
當下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在拿到代管權後,最大可能的整合團隊,讓其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來。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將大家集中到一起進行研發。
畢竟隻有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溝通,才更容易在遇到研發難點之時,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但這想法雖好,實行起來卻相當困難。
畢竟任何研發,可都離不開大量的專業設備。
即便已經給予代管,中科方麵也不可能任由楊明將這些設備給運走。
在這種情況下,徹底集中研發,便隻能是空談。
沒辦法之下,楊明便隻能協調。
經過討論之後,楊明將整個代管團隊分為了兩個部分,分別成立了光刻機項目組以及光刻材料項目組。
光刻項目組祁同文擔任組長,張學東馮長宇為副組長。
而光刻項目組則以謝軍為組長,郭斌擔任副組長。
至於兩個項目組的總部……
因為早已預期過華芯可能達到的規模,所以早在華芯成立之初,楊明便利用魏廣龍幾乎以白菜價的價格,拿下了大片地塊。
這兩年隨著華芯的發展,楊明也讓王亮在周邊建設了大量的廠房,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便正好派上了用場。
“平常你們還可以和往常一樣,各自的老地方進行研發!
在遇到需要攻關的技術難點之時,則抽調精銳在總部集中,集合群體之力進行研發!”
楊明道:“至於相關設備,我這邊會盡可能的進行采購? ?!”
采購?
聽到這話的祁同文謝軍等是忍不住的想笑,心說別看你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