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林墨的建議(1 / 2)

看到這裏,林墨看了看腕表,發現已經九點多了,心想不應該啊,今天是周末,而且時候還不早了,按理說來看病的人應該不再少數啊。

林墨這樣想著便站起身子走到窗前向下看了一眼,他發現樓下人流如鯽,人群如潮水一般向著大廳湧了進來,而救護車也是有進有出,路上的醫生和護士都是用跑的,下麵一片繁華門庭若市,上麵怎麼就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呢。

現在,林墨終於明白剛才李青山在下麵說的那句話的意思了,他讓他們兩個不要打起來,是因為就根本沒人來中醫部看病,就算是來一個來看病的,兩個人也可能會因為爭奪率先診斷權而打起來。

看到這裏,林墨再也忍不下去了,看著一旁有點尷尬的李青山說道:“李院長,中醫部安排在這裏,好像有點不太妥當吧?”

“嗯?這個怎麼說?”李青山看著林墨問道。

林墨看著李青山向他虛心請教,於是就看著李青山說道:“李院長,我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其實到我的同濟堂中去看病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一般是不會去中醫館看病的,一來是因為他們是新生代,所以從小就被灌輸了相信科學的思想,在他們的印象中,隻有用數據說話的西醫才是最科學的。二來他們覺得去中醫館看病太老土,會丟人,所以他們一般不會選擇去醫館看病。”

“因此,去醫館看病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其中尤以老年人為多,而且大部分都還是身體有缺陷,或者行動不太方便的老人。這些老人,要麼來自家庭條件不太富裕的家庭,要麼就是子女贍養不夠,隻得自己出來看病的老人。因此這樣的老人一般行動不便,醫院將中醫部設在七樓,而醫院的電梯又經常很緊張,所以就很少會有老人來到協和醫院爬上七樓來看中醫。”

“在京城中,百草堂是絕對的中醫代表,其他的的小中醫館也是數不勝數,而且都是在一樓,所以進出也比較方便,因此一般的人都會選擇在外麵的中醫館進行看病,而不會選擇來人流量比較大,而且還不方便的意願七樓來看診,這是醫院中醫部之所以門可羅雀的第一個原因。”

李青山聽到林墨這麼說,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看著林墨說道:“你說的對,你繼續說第二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收費貴,沒有人願意來。”林墨看著她說道。

但是李青山卻一臉委屈的看著林墨說道:“我們的收費並不貴啊,甚至還比外麵的中醫館便宜很多呢。”

林墨聽後笑道:“西醫在中國盛行那麼多年,大家對於醫院的認識基本上都是基於西醫的認識,而這些年間。西醫的收費逐年遞增,甚至越來越多的人都有看不起病的感覺。您將中醫部設在醫院之中,這是可以的,但是您一定要向大眾說明,你們中醫部的收費並不貴。而且在中醫部進行坐診的大多都是大國醫,在人們心中那就是權威專家級別的中醫,讓這樣的中醫給自己看病,收費能不貴嗎。因此有的患者可能連打聽都不打聽,就直接放棄了。所以第二個原因就是你們醫院的宣傳部門並沒有將中醫部的收費標準真正的向大眾輸出,這才導致有些人想要來看病,但是卻不敢來,隻好選擇院外的一些中醫館。”

“我以上所提到的兩條原因,就是中醫部為什麼會門可羅雀的原因,我想如果李院長願意采納我的建議,及時對中醫部進行調整,將中醫部調整到比較方便的位置,而且讓京城的人們都知道‘協和醫院’的中醫部不僅是專家中醫看診,而且收費標準一點也不高的話,我想中醫部的接診人數應該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的。”林墨看著李青山說道。

聽到林墨這麼說,李青山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後生可畏,真是後生可畏啊,在這裏做了一個小時就剖析出了我們中醫部的兩大詬病,林墨你真是太神了。”

聽到李青山這麼誇獎林墨,一旁的秦牧雖然有些坐不住,但也說不了什麼,畢竟林墨一來中醫部就為中醫部提出了兩個建設性的建議,而他來中醫部值班也已經有一年多了,雖然每個月隻有一天,但是這一年多來他卻什麼建議都沒有給李青山提過,看到林墨,他忽然有了一種英雄遲暮,輝煌不再的感覺。

但也不得不應和李青山道:“是啊,林醫生年紀輕輕就能提出這麼有建設性的建議,實在是讓我感到慚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