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阮清聽了劉明的話笑著搖了搖頭:
“那就大可不必了。既然你付出了勞動就必須要獲得報酬。說起來你是為我工作,你的身體健康了也能更好的保護我不是嗎?”
見劉明還要爭辯,張阮清製止了他:
“好啦不要再說了,咱們現在要去大采購。我需要買一些藥材還有治療的工具。”
於是兩人就出門開始了大采購。張阮清賢帶著劉明去了一家專門出售醫療器械的公司。
在這裏,他購買了大量的銀針,醫用酒精,火罐兒,刮痧板,還采購了聽診器,電子血壓計和電子血糖儀。
雖然張阮清認為中醫的方法在一些病症的診斷方麵確實有獨到之處,但是西醫的一些診斷方法以及借助儀器進行疾病的診斷也是可取的。
畢竟中醫所存在的年代比較久遠,其中也具有一些時代的局限性。
然後張阮清又買了兩個大醫藥箱,這箱子大小能夠把這些醫療器械給裝進去。這兩個藥箱就都被放在了車子的後備箱裏。
然後他又花了5000多塊錢買了一個木製的大浴桶。人可以坐在裏麵泡澡。這個浴桶還帶電加熱裝置,可以一直使得水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
當然這個大桶他們的車子肯定裝不了,不過好在商家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
緊接著他們又去了京都最大的中藥商店,買了幾十種中藥材,加在一起好幾麻袋。
光買這些中藥材,張阮清就花了20多萬。張阮清暗自苦笑,這才一半個月不到,自己那200萬簽字費就折騰進去2/3,現在這錢可真不經花。
最後張阮清又買了熬夜熬的電鍋和粉碎機,還弄了一些很幹淨的可以密封的空瓶子。
回到住處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張阮清把買來的藥材分類放好,然後開始熬藥。
熬製中藥可不是看著那麼簡單,有人認為熬藥不就是把中藥放進鍋裏然後熬上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再把藥渣和湯汁給過濾出來。
可事實上並不是那麼簡單。先不說藥材的配伍,單單是水量的多少,溫度的把控,以及放入藥材的時間都是有講究的。
有的藥材如果加熱時間不到,藥效就沒法完全的滲入到湯汁裏麵去。而有的藥材如果加熱時間過長,就會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
張阮清熬藥的過程讓在一旁觀看的劉明覺得大開眼界。他還拿著小本本認真的記錄。畢竟張阮清以後不可能天天都花費這麼長時間來幫他熬藥,這熬藥的事情就隻能由他來親自做了。
好在弄明白這一種藥物如何使用並不是什麼難事。張阮清給他反複說了幾遍,劉明就記下了。
一個多小時之後,藥物熬好了。這一大鍋的藥物,熬製出來的湯汁大概有1500CC。等到藥物的溫度降下來之後,張阮清把這些藥物平均分成三份。
其中一份讓劉明給當場喝下去,另外兩份被裝進了玻璃瓶子放進冰箱,這是兩次服藥的量,到時候需要喝的話拿溫水加熱一下就能直接飲用了。
劉明端起碗,他能夠感覺到這藥物味道有些辛辣。於是他捏著鼻子,一口就把這藥物給灌了進去。
藥物一下肚,劉明感覺到從口腔到食道再到胃部,仿佛有一股熱流流淌了進去,這感覺比喝下去酒精度70度的燒刀子還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