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時報》可以說是京都市地區影響力最大地方性報紙了,每天的訂閱量高達300萬份。這個數字在當今智能手機高度普及,傳統報業每況愈下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除此之外《京都時報》還有200多萬的電子版用戶,可謂影響力巨大。
這位長相姣好,充滿活力的女記者井茹胭其實剛剛從華夏傳媒大學畢業,不過大四的時候她就戰勝了成千上萬的競爭者,通過了報社的應聘,成為了一名實習記者。
在這將近一年的實習過程中,她所報道的一些事情,在報紙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報社的領導對她非常滿意。
今天,井茹胭姐姐的孩子也生病了,她姐姐的孩子才四個月,而她的姐姐又不會開車,所以井茹胭開車把她的姐姐送到醫院。
姐姐的孩子正在吊水,井茹胭聽到了走廊裏的爭吵聲,職業的本能使他感覺到這裏可能有新聞素材,於是第一時間就擠了過來。
井茹胭從衣兜裏掏出記者證晾在了身前:
“二位先生,我是《京都時報》的記者,請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們在醫院裏發生了爭吵?”
這個薛紅雷醫生根本沒想到會有記者出現在這裏,他先是一愣,然後眼睛一亮。
這個家夥很會算計,他迅速的就做出了決斷,也許通過這個記者,還能幫著自己炒作一番,使得自己身價大漲。這對他今後行那些猥褻之事會創造更好的條件。
於是薛紅雷板起了臉,擺出了一副專家的派頭:
“記者同誌,您來的正好,這件事情還真的請您來幫忙評評這個理。
這個孩子高燒已經兩天了,雖然通過常規的檢查還沒發現孩子的病灶,但是,憑我臨床十多年的經驗來看,這孩子恐怕會有危險。所以我建議這孩子的家長讓孩子住院觀察一段時間。
哪知道這個自稱是孩子幹爹的人,直接來到醫院就說這孩子沒問題,要帶孩子走。
要知道對於嬰幼兒來說發燒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很有可能引發呼吸道大腦的病變,甚至是導致孩子死亡。
她們雖然沒有辦理住院,是作為一名醫生,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拿孩子的生命當兒戲。
更可笑的是,這位孩子的幹爹,竟然隻是一個普通醫院的外科醫生,他有什麼資格對我們兒科指手畫腳!再說你看他的年紀,就算他是醫生,才幹了幾天呀!”
這女記者井茹胭打量著張阮清,張阮清確實太年輕了。對於醫生這一行,人們普遍的選擇相信歲數越大的醫生醫術越高,張阮清首先從賣相上就吃了虧。
井茹胭問道:
“這位先生,請問您怎麼稱呼?這薛紅雷醫生剛才說的是事實嗎?”
張阮清一看有記者,就有些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當初在三一三醫院遭到徐武等人的誣陷,就是這些記者們在後麵添油加醋,在網絡上發一些不實的文章來詆毀自己使得自己陷入了被動,所以對於這些記者並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張阮清也清楚,這些記者都是無冕之王,輕易的招惹不得,得罪了她們在網上給你亂寫一通,還得惹一身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