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這個患兒的病情我有些無法理解,沒有經過化驗,你是怎麼判斷出他已經肺部感染了?”針對一個患兒的病例,助手邵梓軒非常誠懇的問道。
張阮清解答道:“一是患兒感冒的時間比較長,已經超過兩天了,這個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肺部感染的問題。
另外就是看他咳痰的性狀,肺部是否感染的患兒咳痰的性狀是不一樣的,區別在於……
還有就是我對患兒進行了診脈……通過上述的一些臨床症狀綜合我就判斷出患兒肺部已經有了炎症,這個時候單靠祛熱疏風湯是不夠的,所以我才他開了一些抗炎的藥物……”
邵梓軒神色有些黯然:
“還需要通過診脈啊,可我不會診脈怎麼辦啊,聽說這個很難學的,文楠倒是沒問題,她本科是學中醫的。”
張阮清笑道:
“你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其實在臨床診斷中,通過對患兒咳痰的觀察以及患病的時間,你完全可以以此為依據讓患兒去做個抽血化驗,看白細胞的數量不就知道是否有炎症了。
另外,即使你不會診脈,你兜裏揣著聽診器是幹嘛的,那可不是擺設。普通的流感患兒和肺部已經感染的患兒,胸腔的回音是不一樣的,使用聽診器你們在學校總是學過的吧……”
張阮清非常認真的給他們二人解說,還借著機會擴展了很多東西,兩個人聽的也非常認真,還不停的記著筆記。
一旁的徐光宇雖然對兒科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很快也被張阮清的講述所吸引了,也跟著記起筆記來。
時間來到了下午3:00多,正當三位助手正學習熱情高漲的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了,一個小護士神情慌張的衝了進來。
“張醫生,急診室那邊來了個患者,男性,84歲,20分鍾前突發腦卒中,現在已經被送到了急診科的手術室。
不過咱們神外六位能單獨做腦卒中手術的醫生都在進行手術當中,最快的也要半個小時之後才能結束。患者的情況很危急。
您看……”
三一三醫院的手術室數量有限,為了能夠更充分的利用醫療資源,他們基本上都是每天安排幾個科室集中的進行手術。
在三一三醫院的神經外科,包括李主任在內,現在有6名可以單獨進行腦外科手術的醫生,剩下的都是剛畢業不滿三年,還不能獨立主刀的實習醫生。
尤其是神經外科這種,沒有五年以上的手術室經驗,是很難單獨給患者進行腦卒中手術的。
再說像急診室送來的這位患者,84歲的老人家,身體機能已經非常差了,這個年紀甚至拔個牙做個白內障手術都有可能死在手術台上,更不要說是腦卒中這種嚴重的病症了。
況且患者已經發病了這麼長的時間,就算送上手術台馬上進行手術也是九死一生的結局。
可現在的問題是,讓那些沒有獨立主刀能力的實習醫生上,這患者必死無疑。這無論是對於醫院的聲譽還是對醫生的自信心都會造成嚴重的打擊。
可如果不進行搶救也不行,患者送到了醫院,醫院卻沒有醫生來處置,這樣導致患者死亡,患者的家屬肯定不會放過醫院,到時候他們三一三醫院可就真的成了笑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