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壽院長指著那位李部長的鼻子破口大罵,這讓他臉上有些掛不住。雖然他也知道工廠裏有很多工人表麵上對他很恭敬,但在私底下都罵他假洋鬼子二狗子,
這周院長可是絲毫不給麵子,指著鼻子開罵,讓周圍圍觀的群眾都感覺非常的解氣。
李部長冷哼一聲:
“我在京都市可也呆著有些年頭了,你們三一三醫院,我還真的沒聽說過。難道你們在運動醫學方麵的水平已經超越了京都市第三人民醫院?
我想你現在最應該關心的是你們的醫生是否有能力把我的員工給治好!”
這李部長說完,轉身就離開了醫院。
這時候,小譚的父母來到了周院長麵前,竟然雙雙跪倒在地。
“醫生,求求你們,一定要好好救救我們的兒子……”
周院長急忙把這夫妻二人給扶起來:
“二位,請你們放心,給你們的兒子做手術的是我們醫院最出色的神經外科醫生,對於他的醫術我們絕對有信心。
要不這樣吧,我破例帶你們觀摩一下手術的進展,這樣你們就能放心了。”
周長壽副院長說完朝吳學斌院長看了看,吳學斌院長朝他點了點頭。
於是夫妻二人,包括幾位電視台和電台的記者,被請到了神經外科的醫生辦公室。
在辦公室牆上的幾個大屏幕上,手術室的視頻被接了進來。現在的手術室都有數個高清攝像頭,方便手術室外麵的人隨時把控手術的進程給手術提供技術支持。而且有視頻錄像,就算是今後出現醫療糾紛也可以作為證據。
於是眾人的目光目不轉睛的被牆上的大屏幕上的畫麵所吸引。
隻見手術室裏麵那位年輕醫生,雙手中的器械上下翻飛,他的動作帶著一種特殊的韻律和節奏,看著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這一幕看得小譚的父母眼睛都直了。別說是他們兩個,就連兩位見多識廣的記者,也沒有見過手術如此熟練的醫生,簡直是神乎其技。
張阮清的這個表現非常有說服力和衝擊力,就他的這種技術,根本不用多說些什麼,如果沒有一定的水平和自信,以及高超的技術是根本做不到張阮清現在這種程度。
周長壽院長自豪的對兩位記者說道:
“以前我們醫院確實沒有什麼名氣,可是最近幾年,我們三一三醫院一直在狠抓隊伍的年輕化建設。
張阮清醫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但在神經外科和臨床外科方麵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兒科方麵也有很深的造詣。
他還在不久之前代表我們醫院參加了京都市青年醫生交流論壇。”
記者小魏問道:
“周院長,這外科和兒科似乎並不是相關的兩個專業,張醫生看樣子年紀不大,為什麼會在這兩個專業上麵都有突出的造詣呢?”
周長壽笑著說道:
“在各行各業,都是有天才存在的。有的人忙忙碌碌一輩子,該是庸醫他照樣還是庸醫。
而有的人,就像張醫生這樣的,雖然很年輕,但是非常有悟性。另外張醫生身後也是有名師指點。
有一個好老師,再加上個人有悟性,還肯勤奮努力,有這樣突出的表現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