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張阮清自己都沒有想到,他領著這麼幾個民間的科研人員,就這麼稀裏糊塗的把神經信號控製指令這麼高科技的東西給搞了出來。
他哪裏知道,他是站在巨人的頭頂,他腦海裏相關的知識是不知多少科學家花費了天量的資金和時間才研究出來的。
當然,他們隻是剛開始,後續還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和數據修正。
很快電腦上出現了第一個動作,張開左手的食指,然後握拳,然後再張開。
雖然現在潘高樹已經沒有了左手,可是他要進行想象,在意識中認為他有左手並操控它。
潘高樹嚐試去做,而這個時候,另一個電腦上的三d動畫小人,也在做著張開左手五根手指,然後受攏的動作。
“動作完成度70%,神經信號延遲0.8秒……”張儉喊道。
“潘大哥,你要靠你的本能去操作,就像用你的右手張開並攏手指,不要去刻意的想著自己有左手。
咱們再試一次,你動作可以慢一點,用心去感受,實在不行想想你是怎麼操控你的右手的!”張阮清在潘高樹的身邊,對他進行耐心的指導。潘高樹很認真的按照張阮清的指示去做。
“動作完成度85%,神經信號延遲0.51秒。有進步!”張儉興奮的說道。
“好的潘大哥咱們再來一次,你要放鬆,動作要自然,不要刻意去想……”
“動作完成度87%,神經信號延遲0.48秒……”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僅僅是這第一個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他們就整整測試了30多次,最終把動作完成度推進到了91%,神經信號延遲也縮短到了0.32秒。
這已經是潘高樹所能做到的極限了。張阮清對此很滿意,達到這個程度已經可以對於智能武裝假肢進行操控了。而剩下那些沒法達到的數值,可以通過電腦程序進行相對的修正。
這一上午時間,他們才完成了5套動作的數據收集,不過每個人都非常開心,這意味著他們走在正確的路上。
而接下來的工作就不用張阮清在這盯著,彭樂樂和張儉她們也已經學會了。
據張阮清他們的估計,等所有的數據采集完成,大概需要一兩個星期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耿陽那邊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新型號假肢的製作。
……
高凱最近陷入了糾結和彷徨之中。他跟自己的老師安德烈相處的非常融洽。
兩個人不但每天在一起工作,晚上就在一起吃飯喝酒,而每天早上,安德烈都拉著他去鍛煉,不僅僅是跑步,健身房和搏擊館也是他們經常去的地方。
不過在搏擊館裏,更多的時候高凱是充當安德烈的沙包。反正在這段日子裏,他逃跑的能力和抗打擊的能力倒是增強了不少。
原先有些胖乎乎還有點啤酒肚的高凱,現在整個人都瘦了下來,小肚子也沒了,人顯得非常精神,甚至身上還有了一點點肌肉塊。
不過眼前困擾他的問題就是,安德烈天天逢人就說,自己打算把女兒嫁給高凱。可問題在於,安德烈從來都不讓高凱看自己女兒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