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周小新佩戴假肢的工作人員正是卓晶。今天她是以新生殘疾人康複基金會誌願者的身份來這裏幫忙的。
就在一周之前,他們生產的新生牌假肢,突然就通過了審批,被允許生產並上市銷售。
這個變化令董詩文等人都措手不及。一開始他們把新生牌假肢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測試和審批,結果就被卡住了。而且對方甚至連是因為什麼原因被卡住也不告訴他們。
董詩文也知道這肯定是從中有人作梗,新生義肢研究所推出的新生牌假肢,徹底打斷了行業壟斷,粉碎了這個行業的暴利。
他們的舉動也犯了眾怒,所以被那些生產假肢的企業聯合起來進行封殺。
畢竟一旦讓新生牌假肢推向市場,整個假肢行業的產品價格會被砍掉2/3甚至更多,這每年可是幾百億乃至上千億的損失。
盡管董詩文和司徒薇都動用了他們的人脈,可是仍然沒有辦法撼動這背後巨大的利益集團。
原本他們以為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結果,突然他們就被通知,產品通過了檢驗,可以獲準生產銷售上市了。
這就是張阮清加入華夏安全局的好處了。他加入了之後,新生假肢的這件事情被彙報到了上麵。
上麵的領導一看,這完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啊,為什麼要卡人家脖子,於是上麵發了話,縱使這些人再有能量,也不可能跟國家力量抗衡,隻能捏著鼻子吃了啞巴虧。
而新生殘疾人康複救助基金方麵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的工廠開足馬力進行生產,而張阮清等人通過開會討論決定,每個月無償提供50套智能假肢和100套普通假肢。
至於這些假肢的受眾,主要來自於各地的孤兒院和殘疾人福利院以及因傷退伍的軍人群體。
另外社會上如果有家庭困難的殘疾人士也可以在基金會的網站上提出申請。如果條件符合的話也有機會獲得免費提供的假肢。
對於孤兒院那些孩子,由於他們的身體還處在發育階段,所以他們佩戴的假肢是通用型的。
這樣基金會方麵每年都會對他們進行一次體檢,根據他們的身體發育情況更換合適的假肢。而他們身上淘汰下來的假肢,則會給更小的孩子使用。這才是更合理的利用資源。
當然,對於這些受捐助者,新生殘疾人康複基金方麵也提出了要求。
每一個假肢上麵都有編號,和使用者的身份綁定,並被錄入數據庫。
每年基金會方麵都會對假肢進行一次檢測和維修保養,如果發現受捐助者的假肢丟失,轉讓他人或者是人為原因損毀,就必須照價賠償。
如果拒不賠償,就會被剝奪免費試用假肢的權利。這是用製度來倒逼假肢使用者愛護假肢。
對於22歲以下的受捐助者以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受捐助者,他們不但可以免費使用假肢,每年的維修保養,也都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