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阮清接著說道:
“我看到那劣質的假肢,就萌生了這個念頭。我想要動用我的力量,生產出性能更優越,價格更便宜的假肢,讓這些殘疾人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甚至重新獲得跟正常人一樣生活的能力。
而在生產假肢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我們的一個員工,張儉。他是一個電腦天才,我們智能假肢的程序就是由他來寫的。
當時我看到他因為雙腿而頹廢,失去生活希望的樣子,我於是想到,在咱們華夏,還有很多的年輕人以及致殘的小孩子,就像張儉這樣,他們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
所以這個計劃就逐步的在我的腦海中成型。我們幫助的不僅僅是因傷致殘的軍人,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幫幫這些殘疾的孩子,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又一位記者起身提問:
“我是《光明時報》的記者。從剛才的展示和視頻中,能夠看到貴公司的智能假肢產品性能非常優越。性能如此優越價格卻很低廉的價值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張阮清回答道:
“這裏要感謝我們的研發團隊。每個人都為這件產品的誕生殫精竭慮。另外我還要感謝飛貓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的董詩文董事長,他的加入使得我們的產品性能更加卓越,在成本方麵也更有優勢。
至於價格低廉,一方麵是我們出讓了絕大多數的利潤,另一方麵,是因為我們的產品是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
我們產品所有的部件包括控製芯片,都是我們自行生產,有我們獨家的專利。
而國內很多同行的產品,都使用了不少外國公司的專利,每年的專利使用費就不是一個小數字。甚至一些核心的零部件也是從國外采購,所以造成它們的產品成本高昂。”
“我是《經濟觀察報》記者。據我們了解你們這個項目是以基金會的形式來運作的。
那麼我想知道你們基金會的資金來源是什麼,你們如何保證基金會的資金被合理的利用到需要的地方。”
這時候司徒薇接過話來: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們新生殘疾人康複基金是由我們薇藥業,新生義肢研究所以及飛貓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三方聯合出資創辦的。
至於基金會資金的來源,我們薇風藥業,每年至少會向基金會注資 5億元以上的資金而天貓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也會向基金會每年進行注資。
另外,我們把新生牌智能假肢係列產品銷售的利潤,除了一部分用於正常的開發以及生產設備升級之外,其餘的利潤全都投入到基金會當中。”
這時候那位記者又問道:
“那你們是否會接受外來資金的讚助呢?”
司徒薇笑著回答道:
“原本我們的打算是不接受外來的資金和捐助。可是後來我們覺得,畢竟華夏國內現在有幾千萬的殘疾人,光靠我們幾個企業的力量是沒法幫助那麼多人的。
所以我們決定接受外來的捐助。對於這些外來捐助資金的使用,我們秉承的原則就是絕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