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阮清繼續演講道:
“我可以花高價去請一些功成名就的中醫。然而,就算我能請來十幾個知名中醫,花費多大代價不說,他們十幾個人能治療多少患者。等再過10年,這些中醫都老去了,看不動病了,我還能去哪裏找來合適的中醫人才!
因此,這樣一個醫院,必須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他們不斷的成長起來,成為醫院的中堅力量,醫院才能長久的運營下去,把中醫的這個標杆給樹立好。
當然,這又出現了那個問題,這就是我們的中醫院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醫院的需求。”
他說到這裏的時候,台下的那些中醫院校的領導們臉色已經變的比綠蘿卜還難看了。
已經有好多人提出來中醫發展不行的原因,結果到最後矛頭全都指向了他們這些中醫院校。再看看領導們那不善的眼神,他們感覺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太不善良了。
“中醫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現,需要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中醫這項事業當中。
而我建立這個醫院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培養年輕的中醫。使他們從學校學成出來之後,盡快的掌握更多的臨床經驗。
我希望這個醫院能夠成為中醫人才的培養基地,而這裏出來的醫生,能夠掌握高超的中醫醫術,並能夠以此獲得很高的薪水。
他們將像火種一樣,把中醫給傳承發揚下去……”
張阮清的講話,同樣換來了熱烈的掌聲 。不過他剛說完,有人就舉手發問了。而提問的這個人,是京都市中醫院的韓院長。
這位韓院長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醫生了。而京都市中醫院可是華夏中醫醫院中的領頭羊。也是華夏現在為數不多的排隊需要掛號的中醫院。
“張醫生,你提出的這個方案很不錯,想法非常好。不過你提出的這些方案,並不算新奇。早在十幾年前,同樣的方案也曾經被提出來,並付諸實施過。
但是到後來,這些方案紛紛實施不下去了,不管當初我們謀劃的再好 ,也沒法持續的運行下去,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
這位韓院長倒不是使壞,而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提醒張阮清的一些事情。張阮清笑著說道:
“我猜原因隻有一個字,那就是錢。進行這樣的項目,前期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盈利卻是一個遙遙無期的事情,所以到最後因為錢的原因無法進行下去。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韓院長倒是很驚詫,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對這個事情的理解這麼深刻。
“你說的沒錯。而這資金的來源也是這個事情能否做成的關鍵。我不知道張醫生你有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知道現在京都市的地皮非常貴,想買一塊地皮再蓋一家醫院,恐怕得投入幾十億。賣一家現成的醫院也得十幾億。
而如果直接把你的新生運動醫學康複中心給升級為中醫院,那個規模恐怕很難成為中醫學的標杆。”
張阮清笑著說道:
“我的這個計劃,不光隻是在圖紙上,而是已經付諸行動了。現在我們已經跟玖昶地產集團達成了合作協議。在他們新建的杏林傳家小區中會建設一家大型的綜合性的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