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所籌備的華夏中醫科普網,還有最後一個板塊,這個板塊就是展示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各位成員的研究成果。
他們的研究成果會定期發表在這個板塊當中。這個板塊裏麵的內容,有一部分是免費的,這其中包括一些中醫的常識,中醫典籍的勘誤,以及一些對社會上流傳的偏方的糾正和預警。而另外一些內容,則是這些中醫們在臨床實踐中的寶貴經驗的總結。
想要看到這些內容,就得有華夏中醫研究所會員的身份。這會員的身份可不好獲得,必須有五位以上正式會員的推薦,然後經過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的評審委員會的考核,才能獲取會員的資格。
而成為會員,除了對醫術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對於會員的醫德方麵也是有要求的。醫德方麵有缺失的人,就算醫術再怎麼高明也沒有成為會員的資格。
張阮清希望這是一個純粹的學術性機構,如果把資本帶進來那就違背了他的初衷。
不過如果一位醫生,在醫德方麵非常突出,或者是在某一方麵對於中醫的發展起到過非常大的作用,那麼他們也會被授予會員的資格。
就像羅斯德醫生,雖然跟研究會裏麵的其他醫生相比他的醫術還差得遠,可是他的醫德高尚,而且他在蛇傷方麵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所以他就被破格授予會員的資格了。
這華夏中醫科普網網站上的絕大多數資料,都是可以免費觀看的。但是如果要用於商業用途,就必須付費了。
如果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的某位會員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被引用或者是用於商業用途,那麼對方就必須向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付費。
這支付的費用,有一半會被用於研究所的運營資金,另一半會被支付給作者。這也是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有利於調動會員們的積極性。
另外網站還有內容非常豐富的會員係統。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的會員們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相互進行學術交流,互通有無。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網站並沒有開放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會員以外的會員注冊,也不接受任何的廣告和讚助。
盡管可以預見的是,今後會有很多的製藥企業和醫療機構願意讚助,可張阮清認為一旦他們讚助了,就會影響網站的公正性,所以張阮清堅決拒絕了這個提議,反正維持和運營這麼一個網站,一年也就是幾百萬的事,這個錢張阮清掏的起。
不過後來令張阮清所沒有想到的是,網站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實現了盈利。
這網站的盈利,除了對於華夏中醫文明研究所這些研究成果的商業利用之外,他們還和華夏的一些醫學高校合作,為他們專門開發了一套係統,這些高校可以直接把網站上的內容用於教學,而學校的學生和教授發表論文也可以免費引用他們研究所的數據。
除了網站的問題之外,他們現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強會員之間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