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藥劑科,還有十幾名藥師,負責照方抓藥,給患者熬藥。畢竟來醫院治病的絕大多數患者,並不是長期住院。
有的患者每天都來拿熬好的湯藥,而有的患者是一次拿一周的配置好的藥包回家自己去熬煮。
新生運動醫學康複中心的藥劑科招聘的這些學生可都是各大醫院中藥學科的學生。對於藥劑科的招聘,張阮清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做事認真仔細,基本功紮實。
對於藥劑科,張阮清還經常過來培訓 ,給這裏的藥師們開小灶,教他們如何配伍藥物,如何鑒別藥物的好壞。對於藥劑科的這些員工,張阮清也非常熟悉,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
在藥劑科的辦公室,張阮清跟藥劑科科長簡單的交代了一下,然後讓他把張順給叫來。
張順今年25歲,是膠東省人,身材很高,身高能達到185厘米。隻不過他是那種幹瘦的身材,看起來就像竹竿一樣。
張阮清對這個員工印象非常深刻。他這個人非常樸素,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穿了很多年,有的地方都有些掉色,連腳上的皮鞋都是補了又補。
張順的家裏是膠東省農村的,家裏隻有年邁的父母,和一個同樣老實巴交,在家種地的打著光棍的哥哥。
他的母親身體不好,有嚴重的哮喘,常年吃藥維持,家裏生活很貧困。
張順在大學時期每天課餘時間都用來打工,用賺來的錢交學費,多餘的錢全都彙到家中補貼家用。
說起來他還是有點小幸運的。華夏醫學院原本不是什麼名校,而中藥科畢業生找工作也是非常難的,很多這個學科的學生畢業之後,都去了那些賣保健品的公司當銷售人員,成為社會的最底層,每天坑蒙拐騙,累得要死收入卻非常低。
而張順畢業的時候,恰好遇到新生運動醫學康複中心藥劑科在招人。於是他就去參加了考試。
正是由於這次考試,張阮清記住了張順這個人。
藥劑科考試的內容,除了一些藥理知識之外,還有很多實際的操作,比如現場鑒別中藥的好壞,對中藥進行配伍,以及炮製中藥材等。
這其中有好多個院校的中醫科畢業生來參加了招聘考試,結果成績非常不令人滿意。在這所有學生當中隻有一個滿分,這就是張順。
於是張順就被錄取,成為新生運動一些康複中心的一員。
雖然這裏的工作非常辛苦,可是在工作過程中,張順從不抱怨,他的工作認真仔細,沒出過任何紕漏。每逢年節假日還主動要求加班。
藥劑科的領導也非常喜歡這個年輕人 。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同事們才知道他家裏生活困難。
張阮清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派人把他的母親接到京都市,張阮清親自給她進行了檢查,並給她開了藥方。
經過張阮清的治療,張順的母親病情有了極大的好轉。對此事,張順對於張阮清非常感激,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了。
到現在他已經工作兩年了,每個月的工資和獎金加起來也過萬,不過他仍然生活的非常簡樸 ,把攢下的錢全都郵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