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聽了所謂的‘樂天’的分析,其實對他的話便已信了幾分。
原因無他,隻因他有個與天庭太上老君關係匪淺的妻子—鐵扇公主。西遊這件事涉及道佛兩家,當初的取經人選本是定得他。
鐵扇公主得知後便開始多方打聽,而且又時不時地去太上老君那裏施展水磨的功夫,才終於弄明白了這西遊是怎麼一回事。西遊是為了取得真經,這是其一;也是為了佛門昌盛,這是其二;還是為了獲得功德值、氣運值,這是其三;最後是為了斬妖除魔還人間一片明空,這是隱藏屬性。
斬妖除魔雖被列在最後一條,但卻是此次西遊能夠成事的重中之重。隻有除去或感化沿途所遇的各種妖魔鬼怪,佛道兩門才能獲得巨大的功德值和氣運值。但佛門又講求普度眾生,此行已違背了佛門的操守。所以隻能推出一個本就是妖魔身份的‘大師兄’,來承受其間的罪與罰。
要說牛魔王的來曆,說起來可是及其不凡的。他不同於孫悟空,生於天地間,孑然一身。他是上古大妖的後代,出生即顯赫非常,甚至可以用妖二代來形容他的身份。
他自出生起就得到了家族的庇佑,而他本身也天資卓越,所以少年時便成了名。被廣泛叫開的‘牛魔王’這個稱謂就體現了眾妖族對他的尊崇和愛戴。牛是指他的族群,魔是指他的法術高深莫測,王則代表了眾妖族對他的臣服之心。
有一日他因貪玩現出本體去了天河中玩耍,沒想到被如來佛主一眼相中,不由分說地就被收服了作為坐騎。
妖類再厲害也還是不能與佛道兩門相提並論,於是他這妖中之王便莫名其妙地成了佛主的坐騎,成了佛門的弟子。
為此他的家族蒙羞,不久便在三界中宣布與他斷絕關係。
而他則是鬱鬱寡歡,突如其來的打擊令他對一切都麻木起來,麵對如來‘坐騎隻能以本體示人’的要求也全無所謂。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雖隻是坐騎,但在佛門也是可以橫著走的角色。
本來他的一生注定就要這樣渡過,但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時候卻迎來了轉折點,那就是遇到了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是道家太上老君的幹女兒,手握一把芭蕉寶扇,掌管八百裏火焰山,可謂身家不菲。
可她偏偏看上了牛魔王,非君不嫁。為此太上老君隻能舍了老臉,求了如來。直到牛魔王娶了鐵扇公主,這才得以從佛門脫離出來,還了俗,獲得了自有身。
如來當年礙於情麵不得不放了牛魔王,心裏卻一直不太痛快。多年過去,仍不釋懷。
這一年,佛道兩門迎來西遊大劫。他們商議過後,一致認為隻要將罪罰歸結於一人之身,西遊將會是利大於弊的雙贏局麵。
隻是人選問題就有些為難,如來便輕輕說了一句“當年我的坐騎大白牛可擔此任”,眾神佛便具都點頭應是。
鐵扇公主得知真情後,便鬧上天庭。其實她並非隻依仗著一把寶扇,而是有著不俗的實力。玉帝大怒,偏偏太上老君又十分看中這個羅刹女,隻好提出重新商定人選。佛門以“沒有更適合的人選”為由,拒絕再次商議此事。
無巧不成書,靈猴降世的孫悟空此時名聲大燥,在花果山自立為‘齊天大聖’。天庭惱怒卻又不想失去一名悍將,便想出了讓他去當‘弼馬溫’的主意。
鐵扇公主得知後眼珠一轉便心生一計,她買通了小囉囉去激將孫悟空。孫悟空果然上當,一怒之下大鬧了天宮。
於是西遊大劫中的這個罪人角色便由牛魔王變成了孫悟空。
牛魔王得知後大怒,孫悟空乃是他前些年遨遊四海時結交的七個兄弟中最小的七弟,這繞來繞去的不是害了自家賢弟嗎,這件事堅決不能行。
但是鐵扇公主隻說了一句話,便阻止了牛魔王的所有想法,她說:“我有了我們的孩子。”
於是乎,孫悟空順理成章地被如來鎮壓在了五指山下,又被觀音菩薩以去西天取經的名義救了出來。
這件事壓在牛魔王心底整整五百餘年了,他一直不敢去瞧孫悟空,因為實在沒有臉麵麵對他。
前段日子他聽說花果山被人覬覦,便派了手下去幫忙。誰知那群小猴子好壞不分,以為是他牛魔王想要霸占花果山水簾洞。他聞言好笑,便親自去了那裏,想著幫著孫悟空調教一下那些小猴子也不錯。
誰知竟然遇到了喬裝的孫悟空,他有點尷尬又有點慚愧,便落荒而逃。
可他回來後仔細一琢磨就覺得似乎不太對,孫悟空的身手下降得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於是他便讓鐵扇公主去打聽情況。
鐵扇公主喜出望外,因為自從她誆了孫悟空後,牛魔王再沒有對自己有過好顏色。鐵扇公主拿出了當初的盡頭,天天泡在太上老君那裏。所以流沙河一出事,她馬上就知道了,趕緊就回來告訴了牛魔王。另外佛門對孫悟空不滿已久,這次有意要處理掉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