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邂逅(1 / 2)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白居易《長恨歌》

1978年,秋天,酒仙鎮最美的季節,這座南方的小鎮到處還是一片鬱鬱蔥蔥,花果飄香,四周層巒疊嶂的蒼山環繞著這座幽靜但又不失活力的小鎮,在小鎮的外圍散布著很多大小不一的光怪陸離的溶洞和幽靜秀美的山穀,因為當時還未進行旅遊開發,當地的居民或農民會經常誤闖進去,這也成為了很多情侶或喜愛探奇的青年們的私家旅遊勝地。

在小鎮的東南部有一個天然形成的湖泊,叫酒仙湖,湖水清澈甘甜,湖麵波光連綿,兩岸群山環繞,林木蔥蘢,相傳還是呂洞賓打翻了酒罐,酒灑落到這個深幽的小鎮才形成了現在的酒仙湖。

酒仙鎮還是縣裏的工業重鎮,在強調大力發展工業的七十年代,一個小小的鎮上就有七家中小型國有工廠,從鎮中心十字路口沿著鎮中心道路向西依次數過去是:水泥廠,鋼廠,瓷廠,卷煙廠,紙廠,氮肥廠,另外在鎮西南部酒仙湖旁邊還有個借助水利發電的電廠。

酒仙鎮真所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全縣諸多高中畢業的學生都分配在這些工廠工作,這也算是實現了吃國家糧和拿到了鐵飯碗的飛躍,鎮裏乃至全縣的青年們都擠破了頭想進入這些國有工廠工作。

美麗的小鎮,向往的工廠生活,青春洋溢的青年男女們,必定有著一段段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劉建國,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從小他就是一個聰明好學,熱愛學習,有著堅強毅力的人,去年中國剛恢複高考,但因為還未全麵落實平反的問題,所以去年就沒有考成,他暗自下決心今年複習一年,明年一定要考上大學,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自從八年前父母被打成右派以來,他們一家都過著屈辱的生活,他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父母被剃成陰陽頭在鎮中心遊街的羞辱的場景,他也清楚地記得身為地主家小姐的優雅的母親和之前是國民黨軍醫的俊朗的父親那無望的眼神,他更清晰的記得母親把一罐子作為嫁妝的金條交到他手裏讓他扔進酒仙湖的場景。

自從那時候他們全家幾口人就過著食不果腹,捉襟見肘,擔驚受怕的日子。

記得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那罐金條不能埋掉,到時候可以挖出來,他說當時不敢啊,也不知道文革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更何況當時的是有挖地三尺的政策的。

劉建國是父母的最小的兒子,父母到了四十多歲才有了他,他有一個大姐和兩個哥哥,大姐在文革之前就考上了北京的大學去讀書了,因為父母的事情也很久沒有回來了,兩個哥哥都下放了,還在農村,他今年高中畢業,還是托班主任老師的福他被分到了卷煙廠當了一名工人,老師覺得他是一個聰明好學可塑之人,將來必定成為一個棟梁之才。

劉建國今年剛滿十八歲,也開始有了青春萌動的小心思,平時碰到漂亮的女孩也會忍不住多看兩眼,但他總覺得還沒有遇到一個能讓自己怦然心動,一看就忘不了的女孩。

金秋的清晨,天氣格外的晴朗,卷煙廠車間外婆娑的梧桐樹映襯著金燦燦的陽光,顯得有一種特別的情調,劉建國因為有早起跑步的習慣,所以他每次都是最早來到車間的,擦擦切煙絲的機器,打掃打掃衛生,工友們也陸陸續續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