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自己不是為了蘇絳唇營救錢學文,繼而為了說服何京生的時候合乎邏輯,鼓動何京生隻把董九星一人進入司法程序,而把其他的所有人都放了,而對盧軍超則用了“逼”字訣,把他逼走了。現在也不會如此被動。
當時夏小洛還自認為高明,現在他卻發現自己真是養虎為患了!
盧軍超重新走上政壇以後,嘴上不說,其實一直暗地裏把何夏集團當成眼中釘,肉中刺,想除之而後快,而在政治陣營上,也加入了新陽市市長熊慶為核心的保守派,和市委書記陳光為首的改革派分庭抗禮!
自從1989年,物價闖關失敗以來,保守派的聲音甚囂塵上,民營企業遇冷,國企改革停滯不前,黨內關於改革路徑選擇問題的爭論很多,也幾乎形成了保守派和改革派兩個涇渭分明的陣營,而在中原省保守派的勢力給處於絕對優勢,在中原省省委常委中,隻有副省長曹致遠一個人是真正的改革派。
而且,各個地市,也是以保守派的思想占據了統治地位,新陽市市委書記陳光前段時間一直是改革派典型,但是在89年之後,則風光不在,在和曹致遠溝通的前提下,市委書記陳光也想打出改革派的“反旗”,但是曹致遠也頗懂得政治謀略,他們經過商量,主張以洛水縣為改革試點,先小規模試驗,等時機成熟,改革成果顯現的時候,再提升到理論高度,這樣,政治風險就少了許多。
不料,從91年9月份蘇聯解體後,保守派和改革派再次在中央、地方媒體上展開了激烈的論戰。一名署名“旌旗”的作者在某中央黨報點名批評洛水縣改革,大走資本主義道路,支持發展民營企業,發展私營經濟,私營經濟比例超過國有經濟,國有企業早已經被外資企業天下集團和香港華策公司瓜分殆盡。
文章信誓旦旦地聲稱,倘若全國各個縣市都偷偷摸摸地這麼搞的話,祖國江山早晚要變色。
並指責某些政府官員黨員幹部,“不敢或者不願意承認我過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特別是階級矛盾!”
該文還聳人聽聞的說:“當前我國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比建國以來任何時期都要鮮明,激烈,尖銳!”
此文一出,全國媒體爭相轉載,弄得洛水縣全國皆知!
何京生和夏近東看到文章以後,怒不可遏,奮筆疾書,秉筆直言,連夜趕出一篇文章,從國民生產總值變化,稅收增多,財政增收狀況,洛水縣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以及就業率等方麵全麵呈現洛水縣的改革成果,
投到中央黨報和省委黨報上,但是中央和省委黨報卻按著不發。
何京生和夏近東無奈之極,隻好在洛水日報發表,可是,怎能抵抗對方如此猛烈的攻勢?連篇累牘的批評文章如同一把把利劍和投槍一樣向何京生和夏近東刺來!
一時間,保守派的聲音再次占據了有利地位。
何京生和夏近東被市委和省委叫去談話,省委的語氣還算和藹,主張允許實驗,允許犯錯,但是潛台詞不言自明,允許犯錯的前提就是省委認為何夏集團的改革是錯誤的!當時作為省委常委的曹致遠一言不發,這讓何夏二人很是沮喪。
在市委談話的時候,脾氣火爆的市委書記陳光和保守派代表市長熊慶拍了好幾次桌子,兩者針尖對麥芒地吵個不停!讓與會的好幾個幹部都心中暗暗心驚,心道,都混了這麼多年了,怎麼沒有一點鬥爭藝術呢?
矛盾,終於放到桌麵上了。
接著,就在何京生和夏近東被約談後不幾天,信訪局就接到舉報信,舉報信聲稱,何京生在出賣洛水縣幾個國有企業股權的時候,受賄二百萬,地點人物一清二楚,寫得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