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曆史紅潮(2 / 3)

鄧公以鐵腕般的魄力,迎頭解決了紛紛擾擾的爭論,為華夏確定了新的經濟體製:市場經濟。如果說,在此之前都是醞釀和熱身的話,南方談話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一錘定音。鄧公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而鄧公的這個觀點,和在11月份何夏二人在上海的《解放日報》發表的《論市場經濟》雖然不是字字照應,但是兩者的思想完全相同,高度契合!

鄧公在上海看到何夏二人的這篇文章的時候,“咿”了一聲道,很驚喜,簡而言之,這些話都說到他心窩子裏了。接著他讓自己的秘書了解了何夏二人的履曆,再得知這兩個人還處於停職反省的狀態的時候,他就讓中宣部去“了解”一下。

終於,在夏小洛的不懈努力些,夏家的命運終於第一次和華夏國家的命運產生了巨大的交叉和碰撞!

那扇他曾經在前世仰望過的權貴之門,也轟然打開!

其實,在鄧公視察南方途中,他的談話就已經通過口耳相傳,震動了社會各界。人們輾轉相傳,奔走相告,並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放大。鄧公走了一路,口耳相傳也跟了一路。何夏二人也聽聞了這件事,隻不過,一直是在民間傳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他們現在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丁光遠這次來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讓何京生和夏近東不要怕,再寫出幾篇文章,加一把火,並讓他們參加中央黨校的“反左”專家組研討會,一起寫文章。他還神神秘秘地道:“中宣部之所以不這麼早的發聲,就是讓左派的力量充分的暴露!”

丁光遠先行一步,先回京城,囑咐曹致遠和何夏二人三天之內到會!

四人親自將丁光遠送到高速路入口,這才返回,在陳光的辦公室裏,曹致遠狠狠地拍了一下何京生和夏近東的肩膀道:“老弟們!我們贏了!”

陳光笑著看著何夏二人,道:“現在我代表市委組織部宣布,你們兩個現在官複原職!當然明天上常委會討論,不過,現在大家都看在眼裏了!我想,也就是走了個過場!”

何京生和曹致遠一起哈哈大笑,曹致遠興奮地道:“現在鄧公一錘定音,而且深入地了解了何京生和夏近東同誌的觀點,高度讚揚,恐怕已經不是官複原職的問題了!那恐怕要另有任用啊!我先恭喜你們倆了!”

曹致遠想起夏小洛慫恿自己趕緊加入改革派陣營的時候,自己猶豫了好久才發聲,現在想想,真是鬱悶啊,錯失良機。自己固然是改革派的中堅力量之一,但是如果是自己早點發言,恐怕自己就是頭功了。

現在何夏二人卻比自己早一個月發言,遺憾啊!後悔得腸子都青了,夏小洛這個小屁孩,媽的,還真挺邪門!以後還是要多征求這臭小子的意見啊!

陳光比他還後悔呢!自己本來是改革派的先驅,但是麵對89年91年的左傾、保守的逆流,自己卻退縮了,如果要奮起發聲,自己說不定還能升一格,心中看來,恐怕是沒戲了啊!

聽了曹致遠的話,何京生哈哈一笑。夏近東呆呆地坐在那裏,卻流出了兩行清淚,曹致遠三人卻沒有一點嘲笑的感覺,反而心中惻惻然!不在那個位置不會明白其中的痛苦和焦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