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記恨(1 / 2)

“不思進取的畜生!”本田宗一郎怒道,但看見本田宗次郎那沮喪的神情,卻又是一陣心疼,對將他右掌砍下來的日向宏田就更加憎恨起來,“黑龍堂,哼!竟然敢如此傷害我本田宗一郎的孫子,我一定要讓你們在日本再無立足之地!”

“宗一郎,不要衝動。”男人對本田宗一郎說道:“據我所知,黑龍堂的勢力在這段時間裏擴張得很快,跟政府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現在連三口組都不敢輕掠其鋒,就算要對付他們,也絕對不能魯莽行事。而且,依宗次郎所說,日向宏田對那徐雲龍這麼恭敬,完全以仆人自視,可見那徐雲龍絕不簡單。以柳生石舟的實力,他在我們日本的‘武士道’裏絕對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高手,但麵對那徐雲龍的手下卻連一招也過不了。還有那個黃偉聰,顯然也是武功高手。”

聽了男人的話,本田宗一郎露出驚訝的神色,而親身經曆的本田宗次郎想起那時候的情形也是心有餘悸。可是,看到男人以後,本田宗次郎心中又升起了強烈的希望。

因為他知道,這個爺爺的師傅,自己的祖師爺,是日本“武士道”中輩分最高、聲望最隆、實力最高的一代宗師——豐臣太閣,也是日本“武士道”中最源遠悠久的流派——神道無念流的上代掌門。豐臣太閣的模樣雖然是三四十歲的模樣,其真實年齡卻至少高達百歲,可見其內家功夫的高深。

如果有了他的幫助,那要對付徐雲龍就容易得多了,本田宗次郎如是想道。

“祖師爺,你一定要幫我報仇啊,那徐雲龍實在是太狂妄了,還肆意屠殺我們‘武士道’的人,簡直就是不把我們‘武士道’放在眼裏。”本田宗次郎說道。

卻聽豐臣太閣長歎一聲,道:“以我估計,徐雲龍他們應該是中國的武林中人。而宗一郎你也應該知道,當年的大戰,我們‘武士道’隨著皇軍前去中國,擊殺中國反抗軍隊和政府的重要人物。但是,在那時候,中國出現了一個絕代高手,帶領著中國武林的人對我們展開激烈反擊,一下就將我們‘武士道’在中國的人損傷大半。後來那人還帶著中國的武林高手追到日本這裏,差點就將我們‘武士道’的精英屠殺淨盡了。如果不是那時候中國剛好有突發情況,他們趕去應付,我們‘武士道’估計就要從此覆滅了。”

聽了豐臣太閣的話,本田宗次郎臉露驚訝,而本田宗一郎也身懷畏懼。

“其實我們都知道。”豐臣太閣說道:“比起我們日本的‘武士道’,中國的武林更加高手如雲,其發展曆史也遠比我們悠久,如果我們‘武士道’硬要與其相拚,勝算恐怕不高。當年那個領導中國武林的人,包括我在內的當年‘武士道’八大高手曾經圍攻過他。但那人的實力卻高得可怕,不出百招,我們八大高手就有六名當場被擊斃,隻有我跟‘二天一流’的掌門宮本五藏僥幸逃脫。而宮本五藏他回到日本以後,也死在了那一戰所留的舊傷之下。”

豐臣太閣兩手抓住和服的衣領往旁邊一拉,便露出他結實的胸膛。隻見在他右胸之上,兩個並在一起的圓形青疤掛在那裏,在白皙的皮膚上顯得很是刺眼。“這傷痕,就是當年那人在我身上留下的,他隻是遠遠的射出兩道指氣,就輕易突破我的護身真氣,將我右胸擊得對穿。這道傷,我回到日本以後,足足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得意治愈。”

本田宗次郎聽得頭皮發麻,雖然沒有親眼見過豐臣太閣的武功實力,但之前在他身邊作保護之職的柳生石舟卻經常對他提及豐臣太閣,稱在日本,就從來沒有敢對豐臣太閣不敬和挑釁的人。而柳生石舟也直言不諱的說過,如果真的要跟豐臣太閣比武的話,他絕對撐不過半招。由此想來,當年跟豐臣太閣處於相同境界的“武士道”八大高手,即使圍攻豐臣太閣口中那個領導中國武林的強人,也落得六死二傷的下場,其實力的恐怖可見一斑。

而本田宗一郎也是緊緊抓著膝蓋,臉色難看之極,作為豐臣太閣的關門弟子,他自然知道豐臣太閣的實力。當時他尚在幼年故而沒有牽涉進中國武林跟日本武士道的鬥爭,但現在聽豐臣太閣說來,也不禁為那個中國的強人而感到心悸不已。他道:“那師傅你的意思是,徐雲龍他們身懷高深武功,很可能是中國武林的人,也有可能跟那個中國強人有所聯係,所以如果我們魯莽報複,就極有可能引起中國武林跟日本武士道的再次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