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烏羽梅(二)(1 / 2)

花橋鎮鎮口的喬家詩書傳家,家中經營一家私塾,傳到喬伯已經是第三代了。

但喬家最有名的卻不是他們家的私塾,而且他們家後院的花園。

花橋鎮居民多以種花為生,特別是所產的梅花更是享譽數州之地。花橋鎮擅於種花的人家逾十戶,喬家何以憑一個小小的花園享有盛譽?

原來幽州人受文人水墨畫的影響,好梅且以病梅為美。他們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斜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所以花橋的種梅人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

很多梅花都是種梅人從深山密林裏覓來的,再將其培育成病梅。一些梅花在自然環境中已經肆意生長了好多年,根本經不起這般折騰,很快就沒了生機。一般這些沒了生機的梅花就被各戶當柴燒了,直到喬家遷到此地才改變了這一現象。

喬伯的爺爺是位不得誌的舉人,晚年遷來花橋鎮,辦了一間私塾以求安度晚年。這位老先生生性愛梅,卻不以其病態為美。他聽聞那些沒了生機的梅花隻落得一個被當成柴燒的下場,很是不忍,於是就出錢將它們買下了,小心翼翼地種到自家後院,悉心照顧,希望其能恢複生機並讓其自由生長。

經過三代人的傳承,喬家後院遍布古梅,蔚然成林。雖然花橋鎮的居民不能欣賞喬家梅花恣意生長的姿態,但卻不得不承認喬家梅花開得最好。而且喬家梅花不僅開得最好,花期也最長。現在已經是陽春時節,別家的梅花已經落盡,喬家的各色梅花卻仍在競相爭豔,一派雲蒸霞蔚的景象,好不熱鬧。

鎮上的幾個小混混也是眼饞喬家梅花花期長,就想偷摘一些,去沅陵郡府城賣個稀罕。誰曾想卻落了一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下場。

沈亦然和張知遠到了花橋鎮喬家之後,各自施了一個“神隱術”,悄無聲息地潛進了喬家花園。

縱然沈亦然和張知遠見過了修真界的萬千盛景,他們倆人卻還是不由自主地為這座小花園叫好。身為修士,她們不隻被眼前千萬朵梅花爭妍鬥豔的景色所吸引,更注意到了這座花園裏有一股精純的木係靈氣。

沈亦然和張知遠暗運“撥雲見月”望氣術,很快就找到了這股木係靈氣的源頭。

這股木係靈氣源自花園東側的一株烏羽梅,凡俗之人觀之,並不能發現它的特別之處。但在“撥雲見月”望氣術之下,這株烏羽梅浩瀚如海的氣息顯露無遺。

得益於三年前的天賜帝流漿,這株烏羽梅蛻凡了。一般的禽獸蛻凡,修為隻有凝氣初階。草木雖然難以借帝流漿蛻凡,但其積累雄厚,一旦蛻凡修為就能高明不少。這株烏羽梅氣息浩瀚,已經生長了五百年,是以甫一蛻凡就有築基九府的修為,與卡在還丹門檻的張知遠相距不遠。

夜鷹組裏修為最高的不過築基中階,單論修為就比這株烏羽梅低了一個小境界。再加上草木蛻凡的精怪都長於斂息之術,是以夜鷹組雖然探查了一番,卻沒能查出這株烏羽梅的跟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