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牽一發而動全身(1 / 2)

【254】牽一發而動全身

【254】牽一發而動全身

河東一道,乃是四季變換最明顯的地方。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清輝,冬嶺秀古鬆。這便是河東的寫生,雖不中亦不遠。

二月的並州隨是寒意不減,卻比之一月隆冬要好了幾分。

在這樣的天氣中,除了必須的交際應酬和趕節外,人們依舊很少出門,整年勞累之後難得閑暇,他們便寧願窩在家中享受難得的安逸。而此時的並州大營卻是熱火朝天,喊殺聲、軍旗獵獵聲、兵器鎧甲碰撞發出的鏗鏘聲,連寒冬冷意都要退讓三分。

徐世績將剛剛坐下的屁股扭動幾下,似乎如何坐都不舒服,就如同詩書所雲“如坐針氈”一般。

前日收到的軍報,雲州雲中竟被胡騎三萬圍城,並且有源源不斷增兵的趨勢。這讓包括他在內靠北一線的各位都督都是摸不著頭腦。“是要集結兵力以雲中圍跳板?爾後大軍直突或者分兵南下?還是假意集結,引來大唐兵力意欲決戰?”他心中不停的思索種種可能性,可每一條都被他否決掉。以手上的情報來看,所有的分析都不靠譜,這讓從軍多年、擅於謀智的他十分費解。

列於左右兩邊的各營將領隻是抬頭望著徐世績的動作,他們同樣得知了這個消息,卻是在合議之後拿不出一個像樣的分析和章程。要知道雲州再南下三百五十餘裏便是晉陽城,以胡騎馬速,並不需要幾日。這不得不讓他們緊張,起先整個草原部落集體南下的情報他們是知道的,在他們看來,今年天災不少,牛羊無食,他們南下進入靠近長城一線換草場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事,可沒有人能料想到執失思力所部數萬兵馬突然加速越過長城圍了雲中。

徐世績抬頭看了眾將一眼,心中輕歎:連自己都想不出的問題,如何指望他們去破解。雖然說人多力大,可這並不意味著單純人數的疊加便能增猜出這離奇進軍背後的意味。“若是歐陽在便好了,這小子總有奇思怪想!於軍謀一道隨不見其多言,卻每每能出人意料的點中要害。”

若是此時正在營外幾十裏野山中拉練了幾日的歐陽得知都督如此高看自己,真不知道該高興好還是慚愧好。他作為一個穿越者,最大的優勢便是熟知曆史走向,更不要說手中從未見人的逆天金手指——那個連前世電子貓都不舍送人的手機,其中詳細記載了許多東西,都是在史實基礎上加了無數後人評價分析的結晶,可想而知其價值如何驚人。

“可曾收到任何軍報或者來信?”想起來歐陽,徐世績心中有幾分煩躁,轉身去看背後巨大的輿圖,隨口甩出問題。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這並不屬於他們的職務範疇,那可是傳信兵的事兒,看到眾人都不願在這個時候搭腔挨罵,袁卿抿了抿嘴起身叉手道:“都督,三麵都沒有!”

袁卿所謂的兩麵,一麵便是指並州邊界的雲中城,另一麵便是指京都長安,最後一麵是指東去洛陽的李世民一行。當然,現在坐在這裏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大唐皇帝可不是在東都洛陽安於榻上,而是在那岌岌可危的雲中城。

他說完之後並不坐下,徐世績也未轉身回話。他在那裏立了一會兒,徐世績便如同釘子般在輿圖前站了一會兒。

“說罷,有何想法?”徐世績長歎一聲,似乎再次沒有發現新的可能性,依然背身卻是輕輕說了一句,似乎他早就知道這位軍中大將的脾性,不用回頭都知道他還有話要說。

袁卿咽了一口唾沫,將連自己都沒想透的想法提了出來:“或許,或許......有什麼重要人物在那裏?”

“咦?”徐世績聽得眼前一亮,迅速轉過身來,甚至轉的太快險些被自己腳下絆倒。他之所以有這樣強烈的反應,是因為他前些日子京都一行知道了大唐北伐的計劃,並知道了包括真正飛虎軍所在在內的一些秘密。所以袁卿這時候說得,讓他不自覺聯想到北伐一事,他心中暗忖:“難道朝中哪位重臣去了那裏?在為北伐做什麼準備還是......”。說到底,他隻是將袁卿所想延伸一些罷了,並未真正猜到真是情境。

這與徐世績多年的從軍經驗無關,這也與他聰明的腦袋無關,有關的是沒人能想到李世民竟然有膽子輕車簡隨跑到雲中和草原三部盟誓。

若是此刻歐陽宇坐在這裏,隻需一聽便知道其中關竅,甚至都不用找個借口偷偷去看下手機中資料所載。對於這個前世的唐迷來說,這些都是基本知識,隻是在穿越之後,歐陽過分著眼於各種大事的時間節點和走向,竟然將一些隱有重意的時間暫時被動遺忘在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