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賺錢,林文峰知道,像傳統的行業,比如長征機械、揚帆造船廠這樣的製造業,每年的業務量必須逐年增長,而且要使企業達到行業內較高水平,再加上好的管理,才能賺錢。
這些都是製造業成功必備的條件,但是製造業賺大錢卻很難,發展成很大很大的都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
如果科技含量很高,整個企業又是行業內的巨無霸,比如林文峰最早在河西振華機械公司做業務時候遇到的對手,五一重工是一家跨國公司,在機械製造業是行業翹首。
五一重工不但生產各類機械,他們的母公司在本島國還可以生產坦克裝甲車等高端軍事設施,所以技術力量沒問題的。
就是這樣的一個高端企業也可以被同行打敗,說明製造業的競爭很激烈。
林文峰心裏想著將製造業作為集團發展的基石,每年固定的一些業務量,最起碼不虧,能養活自己,等待著機會到來,華麗蛻變。
像河西歐詩漫服裝公司是邊緣配套的製造業,可有可無,一年幾百萬的業務量,林文峰還真看不上了。
至於滬上新能源,林文峰不是大股東,沒有多少決策權,隻能起到監督等作用。
等到與投資公司合作的滬東新材料科技團隊有了研究成果,自己再去投資建廠,將成果轉化。
接下來就是金陵中天醫藥公司,是集團以後的支柱行業,醫藥是個高科技製造業,值得大力發展。
拿下中天醫藥林文峰也是費了很大精力的,到目前為止還欠著突特部的人情。
還有後來接手趙家產業時候,承蒙突特部關照,答應突特部修建健身房的事情,金陵的健身房可以關閉了,沒有多少業務量,還占著一些公司的管理資源。
健身房的一些設備正好可以送給突特部,還了當初答應的人情。
金陵長江酒業算製造業也算食品行業,自從將田中華調過去之後,每月的報表很好看,銷售總額節節攀升,也是個有前途的公司。
金陵的幾個網吧效益還行,讓他們繼續運營吧,隻要在利潤率下降,感覺不賺錢了再轉讓掉。
集團下屬隻有金陵成大網絡科技公司一家高科技公司,國慶之前還和老總林瑞陽溝通過,公司旗下的飛聊軟件已經上線,用戶數量也在穩步上升中,計劃在年前達到千萬以上的活躍用戶。
集團下屬還有瓜州風神公司和河西天創建設二個工程公司,屬於建築類,幫別人幹活幹得好才能賺錢的那種,當然也需要很廣的社交圈以及自己的業務熟練度。
風神電力公司在建的是華夏節能投資公司的總額八個億大項目,還要建設大半年的時間,以後的業務也在拓展中。
天創建設公司在建的是五花城南古玩市場改造項目,工程量不大不小也有二億,除此之外,還給度假山莊建辦公樓,差不多完工了。
最後就是投資最大的度假山莊了。
旅遊這一塊隻是林文峰當初在腦海中設想的,到底好不好還要看山莊運營之後的效果。
度假山莊也是承載著林文峰創業的夢想,投資這麼大,肯定是想著一勞永逸,以後運營中逐漸收回成本,再漸漸賺錢。
當初對五花縣府的承諾,是想通過建設山莊回報家鄉,引領五花旅遊產業的發展,進而成為東部地區一個亮點。
林文峰想好了,接下來的重點是籌措好山莊的發展,山莊也是集團發展的基石。
然後再在滬東注冊一家置業公司,專門處理地產方麵的業務。
再在金陵或五花籌建一個房地產開發公司,賈印的專家智囊團都明確了房地產是今後幾年的GDP增長點,自己幹嘛不跟著喝湯呢?
連先前的華豐集團也在搞房地產開發呢,自己要跟上發展的潮流。
最後一個想法,就是資源。
受到交大MBA同學張思的啟發,自然資源或許也是日後的緊俏之物。
比如鐵礦、煤礦、有色金屬礦等自然資源。
房地產行業一火,帶動了很多很多下遊企業,比如建築行業、比如基建、水泥沙石、鋼材、重金屬等等。
簡單一點,林文峰想投資一個或幾個礦。
如果沒來讀交大管理學院的MBA班,林文峰就想不到去買礦,在這裏正好遇到了西山首富之女,她家族就是靠煤礦發家的,還有張思這樣的西山有色金屬公司高管,加深了林文峰迫切想購礦的想法。
MBA班裏都是以後發展的資源,像關二,白龍江省菊花藥業的總經理,也是可以用中天藥業去談合作的嘛。
林文峰立下的大目標就靠以上這些產業去賺錢了。
紅浦江邊那幾座高聳入雲的建築,原本最有名也是最高的滬東商貿大廈,地上88層,總高度420米,總造價約50億。
商貿大廈已於2000建成使用,是曾經的內地第一高樓,過了這幾年,如果現在造這樣的大廈怕50億的造價下不來。